驚聞俗客爭來集

王維桃源行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王維的《桃源行》

全文:
〔時年十九〕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去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阝奧]。
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
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
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
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
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
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
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
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
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知記入山深。
青溪幾曲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
不辯仙源河處尋。

王維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俗客

(1).指不高雅的客人。 唐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洞》:“洞門無鎖鑰,俗客不曾來。” 宋 梅堯臣 《舟中夜與家人飲》詩:“且獨與婦飲,頗勝俗客對。” 清 查慎行 《雨夜過徐淮江》詩之一:“五經自課佳兒讀,半刺曾嫌俗客通。”

(2).指塵世間人,與神仙或出家、隱逸之人相對。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李衛公靖》:“ 靖 俗客,非乘雲者,奈何能行雨?”《三國演義》第三八回:“ 孔明 吟罷,翻身問童子曰:‘有俗客來否?’童子曰:‘ 劉皇叔 在此,立候多時。’”

來集

前來會聚。《禮記·月令》:“﹝仲秋之月﹞四方來集,遠鄉皆至。” 孔穎達 疏:“四方揔來聚集。”《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今皆來集,其眾雖多,莫相歸服。” 宋 朱熹 《白鹿洞賦》:“偉章甫之峩峩,抱遺經而來集。”

王維名句,桃源行名句

詩詞推薦

  • 秋日田家

    文同宋代〕淘漉溝源築野塘,滿坡菸草臥牛羊。今年且喜輸官辦,豆莢繁多栗穗長。
  • 瀟湘八景洞庭秋月

    宋寧宗宋代〕白水連天遠,吳淞一幅秋。橘洲冰魄滿,竹閣佳華留。鳧雁不飲啄,魚龍與拍浮。垂虹寓今夕,清勝庾公樓。
    驚聞俗客爭來集 詩詞名句
  • 浯溪

    丁叔岩宋代〕相去祁陽五里余,撼山為谷斷為雞。河南刺史老文學,石上真□健筆題。風月滿堂無地著,雲煙半壁與天齊。英雄
  • 同范景山到城西墺游鹿苑寺

    陳著宋代〕片帆帶月趁潮行,曉及三江作住程。上冢偶隴龐老去,過溪忽見遠公迎。山疑無路亦多路,鳥獨有聲時一聲。境自
  • 沁園春

    姚勉宋代〕四海中間,第一清流,惟有可齋。看平生踐履,真如冰玉,雄文光焰,不涴塵埃。元祐諸賢,紛紛台省,惟有景仁
  • 再題普佑寺壁·其一

    乾隆清代〕往返才旬日,春光盡不同。榆將參柳綠,杏已先桃紅。禪室村墟外,前題指顧中。蒼松無改度,落落韻東風。
  • 道邊梅

    曾豐宋代〕本隨馹使上長安,非到中途意便闌。為念征夫行旅苦,與生滿舌繞牙酸。
  • 微雨

    洪邁宋代〕端居身百憂,況乃貧病俱。天公頗相愛,相愛雨我蔬。藥區曉晴新,日薄生意蘇。衛生固未必,一飽行可圖。故園
  • 賀新郎

    李昴英宋代〕誰種藍田玉。碧雲深、亭亭月上,水明溪曲。羞作時妝兒女態,冷淡冰餐露沐。出塵外、風標幽獨。除了留侯無此
  • 余闢地城南友人單孟年項希周相過分韻三首各次之·其一·楓字韻

    張仲深元代〕貴游不垂堂,金屋春融融。飫知膏粱味,鄙我田舍翁。凌晨轉泥坂,薄暮披榛叢。種秫秋可釀,澆此磊磈胸。但憂
驚聞俗客爭來集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