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楊忠憫集原文
家學關西素行淳,浩然惟與義為鄰。
一生名節堂堂在,兩疏風霜字字新。
報國不辭履虎尾,排奸直欲犯龍鱗。
開編省識忠良氣,不愧牽衣折檻臣。
詩詞問答
問:讀楊忠憫集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讀楊忠憫集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讀楊忠憫集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四
參考注釋
家學
書香世家中相延續的學問
劉君有家學,三世道益孤。—— 蘇軾《劉壯與長官是堂》
關西
指 函谷關 或 潼關 以西的地區。《漢書·蕭何傳》:“ 關中 搖足,則 關 西非陛下有也。” 宋 俞文豹 《吹劍續錄》:“學士(指 蘇軾 )詞,須 關 西大漢,執鐵板,唱‘ 大江 東去’。”《水滸傳》第三回:“洒家始投老 種 經略相公,做到 關 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
素行
(1).平素之品行。《漢書·王尊傳》:“素行陰賊,惡口不信。” 唐 張九齡 《上封事書》:“是以士修素行,不圖僥倖。”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胡忠安》:“然其人惟務迎合取寵,且惑於方技旁門,殊無大臣之節,其素行不具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大家扯他到朝門外,講講他的素行去。”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如人物傳記,欲敘其一特別事項,先敘其素行。”
(2).《禮記·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後因謂按現在所處的地位行事。 唐 孟郊 《奉報翰林張舍人見遺之詩》:“前賢素行階,夙嗜青山勤。” 王闓運 《秋醒詞》序:“若出而思隱,將隱而思出乎? 子思 所以有素行之箴, 許由 所以有一瓢之累也。”參見“ 素位 ”。
(3).不在位而行其道。《韓詩外傳》卷一:“故君子衣服中,容貌得, * 之目悅矣。言語遜,應對給, * 之耳悅矣。就仁去不仁, * 之心悅矣。三者存乎身,雖不在位,謂之素行。”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存乎心,暢乎體,形乎動靜,雖不在位,謂之素行。”
(4).一貫認真執行。《孫子·行軍》:“令素行,以教其民, * 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 * 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5).高尚純潔的品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誦經·慧彌》:“又有沙門 法仙 ,亦誦經,有素行。”《北齊書·司馬幼之傳》:“ 子瑞 弟 幼之 ,清貞有素行,少歷顯位。”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時積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處為淺,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崖頭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國民風氣,因而一新。”
(2).廣大壯闊貌。《管子·內業》:“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為泉原。浩然和平,以為氣淵。”《淮南子·要略》:“誠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觀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題<鄭叔致字辭>後》:“發之為文章,則浩然而無涯。”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吾嘗登 帕米爾 之原,天風浩然,梅花開矣,白雲飛矣。”
(3).正大豪邁貌。 晉 陶潛 《扇上畫贊》:“至於 於陵 ,養氣浩然。” 元 張可久 《金字經·偕王公實尋梅》曲:“浩然英雄氣,塞乎天地間。”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 趙忠節 ﹞有俠丈夫風,呼盧縱飲,意氣浩然。”參見“ 浩然之氣 ”。
(4).不可阻遏、無所留戀貌。《孟子·公孫丑下》:“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歸志。” 朱熹 集註:“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溫庭筠 《送人東遊》詩:“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清 徐士鸞 《宋艷·叢雜》:“ 楊蟠 宅在 錢塘湖 上,晚罷 永嘉郡 浩然掛冠。” 朱自清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島 去看那鬱郁的大森林--於是浩然歸國。”
一生
整個生命期間
名節
名譽與節操。
出處:
《漢書·龔勝傳》:“二人相友,並著名節。”
晉 李密 《陳情事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晉書·呂光載記》:“欲全卿名節 ,不使貽笑將來。”
宋 王禹偁 《上史館呂相公書》:“今館中之士先進者……皆砥礪名節,老於文學。”
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董先生(董其昌)曰:‘ 公(袁可立)護名節,勝於功名。善刀而藏,見機勇退’”
明 于謙《無題》: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 。
許傑 《鄰居》一:“人家的名節呢,你不能輕易毀壞。”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獅驚嶽嶽,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
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
儀表堂堂
(3) 形容志氣宏大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困難嗎?
(4) 陣式或氣勢很大
堂堂的軍樂隊走過去了
兩疏
漢 疏廣 與其侄 疏受 的合稱。 廣 為太傅, 受 為少傅,因年老同時主動辭官,受到人們尊重。 唐 孟浩然 《送告八從軍》詩:“正待功名遂,從君繼兩 疏 。” 宋 蘇軾 《次韻李端叔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白髮歸心憑説與,古來誰似兩 疏 賢。” 宋 范公偁 《過庭錄》:“田園粗足,兩 疏 那見於復來。” 明 屠隆 《綵毫記·母子慮禍》:“合則致主匡時,希 留侯 謝傅 之跡;不合則奉身而退,追兩 疏 都水 之風。”
風霜
(1) 在有冷空氣吹來的地區出現的一種氣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經歷的艱難困苦
久經風霜
報國
為國家竭誠效力
精忠報國
不辭
樂意去乾,不辭讓或不推辭
不辭勞苦
履虎尾
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王弼 註:“履虎尾者,言其危也。”《後漢書·荀淑荀爽傳論》:“ 荀公 之急急自勵,其濡跡乎?不然何為違貞吉而履虎尾焉?” 宋 葉適 《厲領衛墓志銘》:“亦既豹變,剛柔蔚文,曷履虎尾,喪其匹羣!” 明 李贄 《史閣敘述》:“履虎尾者必使不至於咥人而後亨,而世實未有履虎尾而不咥者。”亦省作“ 履虎 ”。《梁書·武帝紀上》:“ 江 淮 擾逼,勢同履虎。” 唐 李白 《秦女休行》:“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龍鱗
(1).龍的鱗甲。《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坿,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 李善 註:“ 郭璞 曰:‘如龍之鱗彩也。’” 呂向 註:“言眾物顏色相照爛然如龍鱗也。”
(2).《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 * 。人主亦有逆鱗,説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後因以“龍鱗”指人主。《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任賢》:“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 宋 梅堯臣 《送馬司諫使北》詩:“每逆龍鱗司諫諍,又持旄節使 陰山 。”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至江》:“不道龍鱗難逆遭黜降,喜青山正對黃堂。”
(3).指皇帝的袞服,龍袍。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仇兆鰲 註:“龍鱗,謂袞衣之龍章。” 明 謝讜 《四喜記·雙桂聯芳》:“鳴鞘隱隱聲傳,仰見龍鱗日耀。”
(4).像龍鱗的樣子。 漢 揚雄 《甘泉賦》:“金人仡仡其承鍾虡兮,嵌巖巖其龍鱗。” 李善 註:“龍鱗,似龍之鱗也。” 呂延濟 註:“言壯勇之金人飾以龍文,令負鐘虡。”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石瓊文而翕赩,山龍鱗而炤爛。” 宋 王禹偁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之五:“道服日斜披鶴氅,藥畦春暖步龍鱗。”
(5).似龍鱗的事物。指水波,漣漪。 晉 郭璞 《江賦》:“溭淢濜溳,龍鱗結絡。” 唐 厲玄 《從軍行》:“戰場收驥尾,清翰怯龍鱗。” 宋 梅堯臣 《汴水斗減寄彥國》詩:“深灘鼇背出,淺浪龍鱗斜。” 明 劉基 《摸魚兒》詞:“碧江風過龍鱗起,天際白雲如絮。”
(6).幼竹。幼竹有籜,如龍鱗狀。 唐 虞世南 《賦得臨池竹應制》:“龍鱗漾 嶰谷 ,鳳翅拂漣漪。”
(7).松檜之屬。松檜之皮如龍鱗,故稱。 唐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宋 梅堯臣 《檜詠》:“龍鱗已愛松身直,珠實還看柏華垂。”
(8).累累垂垂的葡萄。 唐 劉禹錫 《葡萄歌》:“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
(9).寶刀名。 三國 魏 曹丕 《劍銘》:“又造百辟露陌刀一,長三尺二寸,狀如龍文,名曰龍鱗。”
開編
打開書本。 宋 王安石 《送石賡歸寧》詩:“開編喜有得,一讀瘳沉痾。”
省識
猶認識。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詩:“汗漫不省識,怳如乘桴浮。”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弟子出遺像,乃一老僧。使今見其人,亦不復省識矣。”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再贈梁汾》詞:“多少殷勤紅葉句,御溝深不似天河淺。空省識,畫圖展。” 郁達夫 《毀家詩紀》七:“省識 三郎 腸斷意, 馬嵬 風雨葬花魁。”
忠良
(1) 忠厚善良;誠實
(2) 忠誠賢良的人
楊家將一門忠良
不愧
無愧於;名副其實
不愧為藝術大師
牽衣
見“ 牽裾 ”。
折檻
漢 槐里 令 朱雲 朝見 成帝 時,請賜劍以斬佞臣 安昌 侯張禹 。 成帝 大怒,命將 朱雲 拉下斬首。 雲 攀殿檻,抗聲不止,檻為之折。經大臣勸解, 雲 始得免。後修檻時, 成帝 命保留折檻原貌,以表彰直諫之臣。見《漢書·朱雲傳》。後世殿檻正中一間橫檻獨不施欄乾,謂之折檻,本此。後用為直言諫諍的典故。 唐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輓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元 宇文虛中 《古劍行》:“嶙峋折檻霽天威,將軍拜伏姦臣泣。” 清 龔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獄》詩:“九重容折檻,萬死待浮 湘 。”亦作“ 折庭檻 ”。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