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鎡的《靧櫛》
全文:
澡灌新宜白氈巾,睡余臞面滌昏塵。
三薰衣潤乘沉麝,一沃湯柔和芷辛。
衰發任從清鏡脫,壯心不逐故書陳。
清平孤悶將何事,燕坐移時定穀神。
參考注釋
清平
(1).太平。 漢 班固 《兩都賦》序:“臣竊見海內清平,朝廷無事。” 唐 白居易 《贈夢得》詩:“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 清 李漁 《玉搔頭·聞警》:“他道清平世,忽起狼烽。”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革命與文學》:“世事臨到清平的時候,他們或許還可以謳歌一下太平。”
(2).清和平允。《世說新語·品藻》“ 閭丘沖 ,優於 滿奮 、 郝隆 ”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 沖 清平有鑑識。” 宋 蘇軾 《<王定國詩集>敘》:“﹝ 王定國 ﹞以其 嶺 外所作詩數百首寄余,皆清平豐融,藹然有治世之音。”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馮古浦 在 西林相公 席上詠牡丹云:‘詩到清平能動主,花雖富貴不驕人。’”
(3).廉潔公正。《後漢書·魯恭傳》:“遷光祿勛,選舉清平,京師貴族莫能枉其正。”《隋書·循吏傳序》:“吏之清平,失其所欲,雖崇其賞,猶或不為。” 唐 元稹 《連昌宮詞》:“長官清平太守好,揀選皆言由相公。”
(4).平靜。 朱*德 《和謝老<泛舟古田水庫>原韻》:“湖水清平波浪無,樓船並進路航迂。” 冰心 《寄小讀者》七:“我平時寫作,喜在人靜的時候,船上卻處處是公共的地方,艙面闌邊,人人可以來到。海景極好,心胸卻難得清平。”
孤悶
孤獨苦悶。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戲擲金錢》:“內庭嬪妃,每至春時,各於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蓋孤悶無所遣也。” 宋 楊萬里 《歲之二日欲游翟園以風雨而止》詩:“老夫孤悶搔白頭,小兒勸翁翁勿愁。” 周而復 《白求恩大夫》十一:“最近兩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義的時日,感覺遺憾的就是稍嫌孤悶一點。”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燕坐
(1).安坐;閒坐。《儀禮·燕禮》“賓反入,及卿大夫皆説屨升,就席” 漢 鄭玄 註:“凡燕坐必説屨,屨賤不在堂也。” 賈公彥 疏:“凡在堂立行禮不説屨,安坐則説屨……以其屨在足賤,不宜在堂,陳於尊者之側也。” 宋 梅堯臣 《寄謝開封宰薛贊善》詩:“燕坐禽鳥寂,吟喔簿書退。” 元 蔣正子 《山房隨筆》:“ 漫塘先生 與客燕坐,指窗外櫻桃惟一實,共以為笑。” 明 文徵明 《春雨漫興》詩:“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門多長者車。” 葉聖陶 《北上日記》:“餐廳頗寬暢,其上層為吸菸室與燕坐間。”
(2).指坐禪。 宋 蘇軾 《成都大悲閣記》:“吾燕坐寂然,心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鏡。” 明 宋濂 《寂照圓明大禪師壁峰金公設利塔碑》:“越七日,水退。競往視之,禪師燕坐如平時,唯衣濕耳。”
(3).指施食。 清 袁枚 《新齊諧·徐先生》:“ 宿 俗,富饒之家,每日必設一家常飯,置外廳堂,不拘來客,皆就食焉,號曰燕坐。”
移時
經歷一段時間。《後漢書·吳祐傳》:“ 祐 越壇共小史 雍丘 、 黃真 歡語移時,與結友而別。” 五代 王周 《會噲岑山人》詩:“略坐移時又分別,片雲孤鶴一枝笻。”《清平山堂話本·洛陽三怪記》:“移時之間,就壇前起一陣大風。”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無日不詔入,語必移時。”
穀神
被信仰為促進穀物生長保證五穀豐收並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長、腐爛和再生的神
張鎡名句,靧櫛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清平孤悶將何事,燕坐移時定穀神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