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仙此語誰解道,刻畫造化鴻蒙中

陳宓游南康棲賢寺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宓的《游南康棲賢寺》

全文: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謫仙此語誰解道,刻畫造化鴻蒙中
我來正值小至後,暖日昭回迎朔風。
卻想冬深一奇觀,萬鶴飛舞漫蒼穹。
金相定變作玉質,華山千丈難為容。
坐令胸次玉淵靜,筆下三峽波持椿。
人生此樂豈易得,向夕城鼓還冬冬。

陳宓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陳宓謫仙此語誰解道,刻畫造化鴻蒙中書法作品欣賞
謫仙此語誰解道,刻畫造化鴻蒙中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解道

(1).懂得;知道。 唐 張籍 《涼州詞》:“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 涼州 。” 宋 陳師道 《老柏》詩之二:“解道庭前柏,何曾識 趙州 。” 清 納蘭性德 《如夢令》詞:“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啊‘澄江淨如練’,這種妙處誰能解道?”

(2).猶能吟,會吟。 唐 李白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練,令人長憶 謝玄暉 。” 宋 楊萬里 《謝譚德稱國正惠詩》:“君不見 李 家 謫仙 吟掉頭,解道 蛾眉 山月半輪秋。”

(3).講述,訴說。 郭沫若 《瓶》詩之二九:“這無限的焦情向誰解道?”

刻畫

(1) 雕刻和繪畫

塔之基層四方各有一門,門楣原有刻畫。——郭沫若《游西安》

(2) 精細地描摹,塑造

刻畫入微

刻畫英雄人物形象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鴻蒙

亦作“ 鴻濛 ”。 1.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態。《莊子·在宥》:“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成玄英 疏:“鴻蒙,元氣也。”《淮南子·道應訓》:“西窮窅冥之黨,東開鴻濛之先。”《秦併六國平話》卷上:“鴻蒙肇判,風氣始開。”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又試問鴻蒙初辟時,又哪裡有貧富貴賤?”

(2).迷漫廣大貌。《漢書·揚雄傳上》:“外則正南極海,邪界 虞淵 ,鴻濛沆茫,碣以崇山。” 顏師古 註:“鴻濛沆茫,廣大貌。” 宋 范成大 《壽櫟東齋午坐》詩:“屋角靜突兀,雲氣低鴻濛。”《紅樓夢》第一二○回:“我所居兮, 青埂 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

(3).東方之野,日出之處。《淮南子·俶真訓》:“提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濛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 高誘 註:“鴻濛,東方之野,日所出,故以為景柱。”

(4).混沌;渾噩。 唐 韓愈 《嘲鼾睡》詩之二:“鴻蒙總合雜,詭譎騁戾狠。”《吳禮部詩話》引 元 王履 詩:“半生墮落憂患界,萬事元在鴻濛間。” 清 龔自珍 《世上光陰好》詩:“靜原生智慧,愁亦破鴻濛。”

(5).指高空。 明 劉基 《通天台賦》:“矗鴻濛以建標兮,拖甘泉以為祛。”

陳宓名句,游南康棲賢寺名句

詩詞推薦

謫仙此語誰解道,刻畫造化鴻蒙中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