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大方的《唐隱士袁宣墓》
全文:
茅山東北燕山前,翁仲遺墟幾百年。
時有吳人來問隱,不知唐樹已啼鵑。
山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
厚夜肯教黃壤曉,悲風偏動夕陽天。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山童
(1).山村兒童。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竇而忘歸;野老紆花,向清溪而不返。” 唐 李白 《答從弟幼成》詩:“山童薦珍果,野老開芳尊。” 元 虞集 《後續詠貧士》詩之一:“山童衣百鶉,喚之愧匆匆。”
(2).僧道或隱士的侍者。 唐 孫逖 《奉和崔司馬游雲門寺》:“覺路山童引,經行谷鳥隨。” 宋 陳達叟 《<本心齋食譜>敘》:“客從方外來,竟日清言,各有飢色,喚山童供蔬饌,客嘗之,謂無人間煙火氣。” 元 袁桷 《題巨然<楓林雅集圖>》詩:“山童注新泉,支鼎拾薪籜。” 清 厲鶚 《徵招·為蔣丈雪樵賦》詞:“酒熟倒葫蘆,有山童相待。”
(3).謂山無草木。參見“ 山童石爛 ”。
野衲
指山野中的僧徒。 元 黃溍 《過烏傷墓》詩:“牧童晝臥看碑路,野衲春耕祭墓田。”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詩:“獨吟依野衲,不寐聽山泉。”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 陳第 ﹞身為名將,手握重兵,一旦棄去之,缾鉢蕭疏,野衲不若。”
祭墓
祭奠於墓前。《周禮·春官·冢人》:“凡祭墓為屍。” 鄭玄 註:“祭墓為屍,或祈禱焉。”《韓詩外傳》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逮親存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墓祭》:“向墓而為壇,以時祭。若宗子死,告於墓而後祭於家,此古人祭墓之始。”
陳大方名句,唐隱士袁宣墓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