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奕三公胄,高華百笏門

周麟之致政大夫胡公輓詩五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周麟之的《致政大夫胡公輓詩五首》

全文:
赫奕三公胄,高華百笏門
義風傾里社,名德老丘園。
不起東山臥,空餘北海尊。
已隨飛劍逝,猶記刻舟痕。

周麟之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周麟之赫奕三公胄,高華百笏門書法作品欣賞
赫奕三公胄,高華百笏門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赫奕

(1).光輝炫耀貌。 漢 陳琳 《武軍賦》:“聲訇隱而動山,光赫奕以燭夜。”《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赫奕章灼,若日月之麗天也。” 李善 註:“鎬鎬鑠鑠,赫奕章灼,皆謂光顯昭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 上軍王 方遊獵,遠見宮中光明赫奕,疑有火災。”

(2).顯赫貌;美盛貌。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汝南陳茂》:“謹按《春秋》,王人之微,處於諸侯之上,坐則專席,止則專館,朱軒駕駟,威烈赫奕。”《魏書·酷吏傳·李洪之》:“﹝ 洪之 ﹞富貴赫奕,當舅戚之家。” 唐 豆盧回 《登樂遊原懷古》詩:“赫奕文物備,葳蕤休瑞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餘金市鞍馬,冠蓋赫奕。”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一說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 張守節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務。”《晉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高華

(1).指才華出眾和地望顯貴。《晉書·王恭傳》:“﹝ 王恭 ﹞少有美譽,清操過人,自負才地高華,恆有宰輔之望。”

(2).高貴顯要。《新唐書·蕭復傳》:“ 復 望閥高華,厲名節,不通狎流俗。” 宋 秦觀 《賀呂相公啟》:“既天資之篤實,加地胄以高華,四世五公,勛在王室,一門萬石,寵冠廷臣。”

(3).指門第、職位高貴者。《南史·蕭琛傳》:“時 齊明帝 用法嚴峻,尚書郎坐杖罰者皆即科行, 琛 乃密啟曰:‘……自 魏 晉 以來,郎官稍重。今方參用高華,吏部又近於通貴,不應官高昔品,而罰遵曩科。’” 明 凌世韶 《贈元健似上》詩:“高華振廊廟,味結山與林。”

(4).顯貴的官職地位。 宋 蘇軾 《賀高陽王待制啟》:“伏審顯奉恩綸,榮更帥閫。鎮武垣之衝要,聯內閣之高華。”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陪眾雋以登 瀛 ,已慙薄陋;扈六飛而上雍,遽踐高華。”

(5).典雅華美。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張芸叟》:“ 杜牧之 詩,風調高華,片言不俗。”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上》:“ 建安 諸子,雄瞻高華。” 鄭振鐸 《桂公塘》一:“雖在流離顛沛之中,他的高華的氣度,淵雅的局量,還不曾改變。”

(6).高峻瑰麗。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八:“ 靈鷲 高華夜吐雲,山凹指點舊家墳。”

百笏

百條(黃金)。古代官員上朝時皆手持長方形笏板,後因金條亦為長方形,故借“笏”字代“條”字,以表其量,兼狀其形。 清 姚燮 《雙鴆篇》:“夢郎三城歸,黃金百笏青騧驪。”

周麟之名句,致政大夫胡公輓詩五首名句

詩詞推薦

赫奕三公胄,高華百笏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