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

乾隆命張若澄圖鎮海寺雪景因而有作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命張若澄圖鎮海寺雪景因而有作》

全文:
寺景宜遙看,到寺無多奇。
卻見遙看處,紛然畫景披。
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
動而世為道,言行法則垂。
此言往者然,至若生同時。
遠則有望耳,不厭更近之。
偶此道中庸,釋典何即離。
闍黎粥飯罐,奚足語以斯。
可惜占福地,盡屬黃與緇。
憶我前度來,迴鑾駐道陲。
彼時亦逢雪,瑞葉紛葳蕤。
翠柏紅牆間,寒剽送響遲。
謂是宜圖取,若靄屬車隨。
粉本為指授,幀端題以詩。
逮今成舊跡,寶笈藏石渠。
六霙仍踐盟,旋融春光熙。
數間精舍中,月戶親憑窺。
千林復萬巘,色相難為辭。
傳語示其弟,堅頫蹤可師。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因是

猶因此。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余謂 吳 師壓 魯 , 魯 亡無日, 有若 視父母之邦阽危如此,義氣所激,願與宵攻之列,使誠因是而死,得死所矣。”《水滸傳》第四一回:“小弟去 無為軍 打聽,正撞見這個兄弟出來喫飯,因是得知備細。”《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門生並不會作八股文章,因是後來窮之無奈,求個館也沒得做。”

絜矩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註:“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傑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乾隆名句,命張若澄圖鎮海寺雪景因而有作名句

詩詞推薦

  • 蠟燭

    鄭谷唐代〕仙漏遲遲出建章,宮簾不動透清光。金闈露白新裁詔,畫閣春紅正試妝。淚滴杯盤何所恨,燼飄蘭麝暗和香。多情
  • 虞帝陵

    佚名宋代〕重華車駕瘞崔嵬,不似秦皇賜璽回。西治驪山營兆域,東浮滄海訪蓬萊。陟方年已過期頤,老死勤民志不衰。何事
  • 和方丞

    陳宓宋代〕夜投官舍鼓逢逢,雨急風喧夢作江。怪得蕭然世俗慮,主人高致在軒窗。
    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 詩詞名句
  • 奉和御製讀後魏書

    夏竦宋代〕真君昭密命,紀號表興隆。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帝名傳祖禰,歷數感王公。三五方興運,明符事亦同。
  • 河傳

    郭詎宋代〕大官無悶。剛被傍人、竟來相問。又難為□□敷臣。且只將、甘草論。朴消大戟並銀粉。疏風緊。甘草閒相混。及
  • 次杜工部秋興八首·其六

    李寄明代〕父老陽春望轉頭,金陵王氣索然秋。宮廷薪膽人皆諱,荊棘銅駝客已愁。廝養時來成翼虎,英雄運去逐眠鷗。中原
  • 林子中知府輓詩

    虞儔宋代〕彩棒初行志,華途蚤策勛。旋聞鳧舄召,徑有虎符分。嘆息誰為黨,推求誤到君。天公還憒憒,玉石竟俱焚。
  • 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唐代〕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 * 。
    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 詩詞名句
  • 丁祭

    方岳宋代〕紫薇花下玉丁東,夜午牽牛亦未中。孔壁尚余金石奏,卷班翻過玉成宮。
    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 詩詞名句
  • 滿江紅(齊雲月酌)

    盧祖皋宋代〕樓倚晴空,炎雲淨、晚來風力。滄海外、等閒吹上,滿輪寒璧。河漢低垂天欲近,乾坤浩蕩秋無極。憑闌乾、衣袂
    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 詩詞名句
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