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納蘭容若的《清平樂·角聲哀咽》
全文:
角聲哀咽,襆被馱殘月。
過去華年如電掣,禁得番番離別。
一鞭衝破黃埃亂山影里徘徊。
驀憶去年今日,十三陵下歸來。
參考注釋
角聲
畫角之聲。古代軍中吹角以為昏明之節。《晉書·王羲之傳》:“ 述 ( 王述 )每聞角聲,謂 羲之 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廟門外一通角聲吹動,全體用飯;二通角聲吹動,我親到寨上察看。”
五聲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宋書·樂志一》:“宮聲正方而好義,角聲堅齊而率禮。” 清 錢謙益 《<施愚山詩集>序》:“兵興以來,海內之詩彌盛,要皆角聲多宮聲寡,陰律多陽律寡。”
哀咽
(1).悲傷哽咽。《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 晉 陸雲 《與戴季甫書》:“重惟痛恨,言增哀咽。” 唐 無名氏 《冥音錄》:“﹝女﹞每至節朔,輒舉觴酹地,哀咽流涕。”
(2).形容聲音悲涼而滯澀。 明 李東陽 《捕魚圖歌》:“岸高罾小扳不足,漁歌哀咽愁人心。”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詞:“角聲哀咽,襆被馱殘月。”
襆被
(1).用包袱裹束衣被,意為整理行裝。《晉書·魏舒傳》:“入為尚書郎。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 舒 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載筆儒林多歲月,襆被 文昌 事 吳 越 。”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卿若願往,我先觀其家可居,即襆被而往,作一月盤桓何如?” 童士釗 《蘇報案始末記敘》:“事勢至此,殆非即日襆被出館不可。”
(2).鋪蓋卷,行李。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一:“至 祥曦殿 ,則禁衛皆已擐甲;乘輿服御,皆已陳列,六宮襆被,皆將升車矣。” 明 張煌言 《北征錄》:“導者見村中之遮余,必謂事露,計不返顧,並余襆被亦負之而趨。”
(3).專指被子。 清 曹寅 《淒涼犯·塞柝》詞:“寄語可憐子,貧家也有蒙頭襆被。”
幞被:用袱子包紮衣被,意為整理行裝。 唐 羅隱 《投寄韋右丞》詩:“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宋 蘇軾 《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見寄》:“東來寄食似孤雲,幞被真成一宿貧。”參見“ 襆被 ”。
殘月
清晨出現的彎月;殘缺不圓的彎月
楊柳岸曉風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納蘭容若名句,清平樂·角聲哀咽名句
名句推薦
佳時結勝游,與子棹蘭舟
蔡令將《游虎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