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淵的《鄰有張生者病革勢不可救忽夢醫人鄧舜臣言萬病圓如說服之遂安感而作詩》
全文:
醫王脫超如蛻蟬,幻身變滅成飛煙。
百年薪盡火猶傳,直驅神馬窮青天。
自從和扁不少延,冀北萬疋今蕭然。
挾方儲藥人摩肩,閒花野卉紛爭妍。
昨夢宵蝶正蹁躚,忽忽神遇高人前。
舊交量見意終圓,相顧眼笑如忘年。
因言癘疫興哀憐,語我妙藥醒沉綿。
唯有岐婆世所賢,此物病極猶能痊。
覺來攬衣視星躔,明月墮落遙山巔。
挑燈草簡便求旃,十粒入手收淮蠙。
平明攻疾才下咽,頓活始信真天全。
先生愛習不忍捐,尚念故國多凡緣。
祇應造物相留連,閔此眾萬劫火煎。
故令丹成猶未仙,妙畀神力司陰權。
世間愚術謀相先,不計性命徒論錢。
誰能如公心不偏,此詩義直何當宣。
付與末俗懲輕悁。
參考注釋
舊交
相交已久的朋友;老朋友
見意
(1).表達意思。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四曰:盡而不污,直書其事,具文見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車, 齊侯 獻捷之類是也。”
(2).表示心意。《西遊記》第九九回:“ 三藏 俱不敢辭,略略見意。”
相顧
(1).相視;互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乃稱 史遷 著書,諮 東方朔 ,於是 桓譚 之徒,相顧嗤笑。”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而相顧不發,中外失望。”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孝感之戰》:“嗣聞為余,皆相顧欷歔曰:‘此老尚無恙耶!此吾儕命蹇故也。’”
(2).互相照顧;互相照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二親既歿,兄弟相顧,當如形之與影,聲之與響。”《古今小說·吳保全棄家贖友》:“平時酒杯往來,如兄若弟;一遇虱大的事,才有些利害相關,便爾我不相顧了。” 清 閻爾梅 《出都門往游西山》詩:“二僕攜書隨行緩,相隔一里不相顧。”《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流賊橫行久,獷而眾,不可輕敵。吾觀其陣大,首尾不相顧。”
眼笑
猶言眉目傳情。 南朝 梁 劉孝威 《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窗疏眉語度,紗輕眼笑來。”
忘年
(1).忘記年月。《莊子·齊物論》:“忘年忘義,振於無竟。” 成玄英 疏:“夫年者,生之所稟也,既同於生死,所以忘年也。” 唐 元結 《無為洞口作》詩:“洞旁山僧皆學禪,無求無欲亦忘年。” 清 李世熊 《獨松》詩:“上友不羈雲,下友忘年石。”
(2).不拘年齡、行輩、以德才相敬慕。《初學記》卷十八引 晉 張隱 《文士傳》:“ 禰衡 有逸才,少與 孔融 交。時 衡 未滿二十,而 融 已五十,敬 衡 才秀,忘年殷勤。”《北史·序傳》:“ 寬 當時位望,又與 大師 年事不侔,初見,言未及終,便改容加敬……每於私室接遇,恆盡忘年之歡。” 宋 蘇轍 《追和張公*安道贈別絕句一首》引:“是時, 張公 安道 守 成都 ,一見以國士相許,自爾遂結忘年之契。”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願意永遠和你做一個忘年的朋友。”
陳淵名句,鄰有張生者病革勢不可救忽夢醫人鄧舜臣言萬病圓如說服之遂安感而作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