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澄景堂》
全文:
試言澄景趣,祗覺趣偏長。
聒耳無絲竹,怡情有縹緗。
新詩五七體,古帖兩三行。
更散庭前步,天空水一方。
參考注釋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澤*東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七體
(1).人體的眼、耳、口、鼻七孔。《國語·鄭語》:“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 韋昭 註:“七體,七竅也。”
(2).事物的七個部分。《管子·五輔》:“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整齊撙詘以辟刑僇,纖嗇省用以備飢饉,敦懞純固以備禍亂,和協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儀禮·士冠禮》“三醮有乾肉折俎” 唐 賈公彥 疏:“或為豚解而七體,以乾之,謂之乾肉。”
(3).指沿襲 漢 枚乘 《七發》而成的一種文體。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由是遂有‘七’體,後之文士,仿作者眾, 漢 傅毅 有《七激》, 劉廣 有《七興》, 崔駰 有《七依》。”參見“ 七發 ”。
三行
(1).祝酒三次。 漢 揚雄 《法言·修身》:“賓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華乎?”《後漢書·方術傳上·楊由》:“酒若三行,便宜嚴駕。”《宋史·樂志十三》:“醆斝三行,盛儀斯舉。”
(2).三種德行。《周禮·地官·師氏》:“﹝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
(1). 春秋 時用戰車作戰, 晉文公 五年(公元前632年) 晉國 為抵禦狄族,在上、中、下“三軍”之外增設三支步兵,稱“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以配合原上、中、下的三軍戰車作戰,兩者合稱六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 屠擊 將右行, 先蔑 將左行。” 杜預 註:“晉置上、中、下三軍,今復增置三行,以辟天子六軍之名。”
(2).舊指廚夫、油伙及茶房。
乾隆名句,澄景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