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長乾》
全文:
百年休養南京地,按轡勝朝遺蹟觀。
九軌遙通報恩寺,依稀猶說大長乾。
參考注釋
九軌
(1).可容九輛車並列行駛的路面寬度。《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 鄭玄 註:“經緯之塗,皆容方九軌。軌,謂轍廣。乘車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為轍廣。九軌積七十二尺,則此塗十二步也。旁加七寸者,輻內二寸半,輻廣三寸半,綆三分寸之二,金轄之間,三分寸之一。” 漢 張衡 《東京賦》:“經途九軌,城隅九雉。” 宋 蘇軾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如行九軌道,並驅無擊轂。” 清 唐甄 《潛書·法王》:“執此致之,直而無曲,顯而無隱,如行九軌之途,更無他歧。”
(2).指城中大道。 宋 蘇轍 《賀雪御筵謝狀》:“九軌澄清,已消塵壒之濁;三農踴躍,載歌牟麥之豐。”
(3).泛指大路。 清 劉大櫆 《祭尹少宰文》:“公循九軌,徑趨其鄉。”
(4).猶言眾車。 宋 陸游 《度浮橋至南台》詩:“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繫大江心。”
報恩寺
古寺名。舊址在今 蘇州市 。相傳本為 三國 吳 孫權 母 吳夫人 所建之 通玄寺 。 唐 開元 中改名 開元寺 。 唐 末毀於兵燹。 後周 顯德 中, 吳越 重建寺,移 唐 報恩山 ( 支硎山 )之 報恩寺 匾額於此,遂襲其名。寺有寶塔十一級,遭火後, 南宋 紹興 間重建,即現存之 北寺塔 。參閱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續記·寺院》。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大長
首領。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使東三省尚在,而 滿洲 大長得以兼統漢人,吾民猶勉自抑制以事之。”
骨牌用語。《紅樓夢》第四十回:“ 鴛鴦 道:‘有了一副,左邊是個大長五。’”
乾隆名句,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長乾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