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百年休養南京地,按轡勝朝遺蹟觀。
九軌遙通報恩寺,依稀猶說大長乾。
詩詞問答
問:《題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其十·長乾》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七十三
參考注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休養
休息調養
南京
(1).古都名。 唐 安史 之亂, 玄宗 奔 蜀 。到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遂將 蜀郡 改為 成都府 ,建號 南京 。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北地雖夸 上林苑 , 南京 還有 散花樓 。”
(2).古都名。 契丹 神冊 四年葺 遼陽 故城建 東平郡 。 天顯 三年遷 東丹國 都於此,升為 南京 。
(3).古都名。 契丹 會同 元年得 幽 薊 十六州,升 幽州 為 幽都府 ,建號 南京 。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 遼太宗 把皇都建號 上京 ,稱 臨潢府 。 幽州 稱 南京 。”
(4).古都名。 宋 大中 祥符 七年,因 應天府 為 趙匡胤 舊藩,建為 南京 。地在今 河南 商丘縣 南。 建炎 元年, 高宗 繼位於 南京 ,即此。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卷六。
(5).古都名。 金 天輔 七年,以新得 遼 地 南京 (即 燕京 )六州歸 宋 ,改以 平州 為 南京 。
(6).古都名。 金 初稱 北宋 故都 開封府 為汴京, 貞元 元年改稱 南京 。 貞祐 二年遷都於此。 宋 周煇 《北轅錄》:“九日,至 東京 。虜改名 南京 ……按 東京 , 春秋 衛 、 陳 、 鄭 三國之境,古 大梁城 也。”
(7).古都名。 明 洪武 元年八月建都於 江南 應天府 , 永樂 間遷都 北京 ,改 應天府 為行在, 正統 間建為 南京 。 清 為 江寧府 治,而仍沿 南京 之稱。即今 南京市 。 清 孫枝蔚 《初至南京客有談南京事者感賦》詩:“ 南京 歌舞驕南渡,四鎮功名誤四方。”
按轡
謂扣緊馬韁使馬緩行或停止。《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按轡文雅之場,環絡藻繪之府,亦幾乎備矣。”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李林甫一計陷數人》:“帝嘗大陳樂 勤政樓 ,既罷,兵部侍郎 盧絢 按轡絶道去,帝愛其藴藉,稱美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至林谷深處,婦忽按轡不行。”
勝朝
指已被現王朝取代的前王朝
這批勝朝遺少雖然個個年輕,但都迂腐守舊
遺蹟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九軌
(1).可容九輛車並列行駛的路面寬度。《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 鄭玄 註:“經緯之塗,皆容方九軌。軌,謂轍廣。乘車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為轍廣。九軌積七十二尺,則此塗十二步也。旁加七寸者,輻內二寸半,輻廣三寸半,綆三分寸之二,金轄之間,三分寸之一。” 漢 張衡 《東京賦》:“經途九軌,城隅九雉。” 宋 蘇軾 《贈眼醫王生彥若》詩:“如行九軌道,並驅無擊轂。” 清 唐甄 《潛書·法王》:“執此致之,直而無曲,顯而無隱,如行九軌之途,更無他歧。”
(2).指城中大道。 宋 蘇轍 《賀雪御筵謝狀》:“九軌澄清,已消塵壒之濁;三農踴躍,載歌牟麥之豐。”
(3).泛指大路。 清 劉大櫆 《祭尹少宰文》:“公循九軌,徑趨其鄉。”
(4).猶言眾車。 宋 陸游 《度浮橋至南台》詩:“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繫大江心。”
報恩寺
古寺名。舊址在今 蘇州市 。相傳本為 三國 吳 孫權 母 吳夫人 所建之 通玄寺 。 唐 開元 中改名 開元寺 。 唐 末毀於兵燹。 後周 顯德 中, 吳越 重建寺,移 唐 報恩山 ( 支硎山 )之 報恩寺 匾額於此,遂襲其名。寺有寶塔十一級,遭火後, 南宋 紹興 間重建,即現存之 北寺塔 。參閱 宋 朱長文 《吳郡圖經續記·寺院》。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大長
首領。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使東三省尚在,而 滿洲 大長得以兼統漢人,吾民猶勉自抑制以事之。”
骨牌用語。《紅樓夢》第四十回:“ 鴛鴦 道:‘有了一副,左邊是個大長五。’”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 長安觸緒牽情地,不特魂銷骨亦銷
- 粉面修眉花斗好
- 笑傲霅溪湄
- 吳越郡異鄉,嬰童及為玩
- 禦寒低便面,贈客解刀環
- 舊路往來熟,新秋早晚涼
- 目恆無外誘,心亦與同清
- 身詩忽兼忘,嘉惠天來大
- 淒涼夜,香篝撤去,孤負華堂張雨《鳳凰台上憶 * 簫 和歐陽彥珍催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