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向曾有言,譬之方伯司

乾隆雨(五月廿一日)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雨(五月廿一日)》

全文:
急風驅殢雲,倏忽天際馳。
剛憂望復孤,翻幸密雨隨。
始看迷遠山,旋覺濯庭枝。
沛然作盆傾,檐響明珠垂。
所惜時不久,才得二寸滋。
東西十里外,來往人之辭。
雲已十分沾,此事吁可奇。
昨自龍潭回,龍神果有知。
應無遠近分,豈其偏所私。
繄予德誠薄,示警固如斯。
而民其何辜,輒以災歉貽。
予向曾有言,譬之方伯司
愆尤設自召,亦惟懲罰之。
詎因彼一人,罪民夫豈宜。
疾痛呼父毋,皇天尚鑒茲。
連朝固難冀,盈尺庶可期。
聞之田家言,秧苗遇旱時。
其根至黃泉,不雨猶可支。
雨不沾且足,助長翻成萎。
根或至中斷,神農難為醫。
展轉悟政理,屯膏我不為。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論語·憲問》:“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楊伯峻 註:“有言,意為有善言。”

(2).泛指有話。如:有言在先。

譬之

謂把它比方作。《論語·子張》:“ 子貢 曰:‘譬之宮牆, 賜之 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 唐 韓愈 《太學生何蕃傳》:“譬之水,其為澤,不為川乎!川者高,澤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乾隆名句,雨(五月廿一日)名句

詩詞推薦

予向曾有言,譬之方伯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