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履的《次韻全玉游永慶寺觀陳井》
全文:
西北有招提,洒然塵垢外。
茲游久未遑,欣與高軒會。
邃室儼圖畫,危亭隱松檜。
逍遙步荒徑,蓊密拂輕蓋。
開冬含餘清,幽律驚爽籟。
行行轉城隅,亭午雲容晦。
六朝三百秋,覽跡增悲慨。
金輿成寒灰,簪笏散煙靄。
龍沈景陽井,欄刻惟存戒。
更餘三品石,默默冷相對。
我視此邦傾,如魚自中潰。
民財盡錙銖,民命輕草芥。
三閣與十賓,積累成大憝。
昔人賦黍離,搖搖發行邁。
偶來牽我思,已涉南榮誡。
參考注釋
六朝
(1)
(2) 六個朝代
(3) 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悲慨
悲傷感慨。 晉 王羲之 《又與殷浩書》:“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 宋 劉克莊 《水調歌頭·游蒲澗追和崔菊坡韻》詞序:“後二十五年,奉使 嶺 外,拜公祠像,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調歌頭》,以寓悲慨雲。” 何其芳 《畫夢錄·獨語》:“絕頂登高,誰不悲慨的一長嘯呢?”
黃履名句,次韻全玉游永慶寺觀陳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