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次韻方夏日五首時渠在禹溪余乃居福嚴·其三》
全文:
山縣蕭條早放衙,蓮塘無主自開花。
三叉路口炊煙起,白瓦青旗一兩家。
參考注釋
三叉路
從同一路口出發,通向不同去處的幾條道路。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二折:“這裡是個三叉路,不知那條路往 黃州 去?”
炊煙
烹製飯菜形成的煙氣
炊煙裊裊
青旗
(1).青色的旗幟。《墨子·迎敵祠》:“敵以東方來,迎之東壇……青旗青神,長八尺者八。” 北周 庾信 《答趙王啟》:“都尉青旗,即時春色。” 倪璠 註:“此言 趙王 出師,載青旗,與春同色也。” 南唐 陳陶 《冬夜吟》:“八埏螻蟻厭寒棲,早晚青旗引春帝。” 清 曹寅 《北行雜詩》之四:“青旗來 粵 甲,黃馬盡 吳 船。”
(2).指酒旗。 唐 元稹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喚客潛揮遠紅袖,賣爐高掛小青旗。” 宋 張孝祥 《拾翠羽》詞:“想千歲, 楚 人遺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 清 查慎行 《清苑道中》詩:“青旗賣酒竿竿影,紅袖騎驢幅幅紗。”
(3).借指帝王車駕、師旅。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釣磯立談》:“一旦青旗入 洛 ,社稷邱墟,其時故老遺臣,猶未盡沒,黍離之感,曠古為昭。”
一兩
(1).計量單位。古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為一兩,一兩為十錢。《淮南子·天文訓》:“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為一兩。”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宋史·律曆志一》:“一兩者,合二十四銖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以幣錦二兩,縛一如瑱,適 齊 師”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匹也。”《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唐 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
(3).猶一雙。 明 劉績 《憶原上人》詩:“一兩棕鞋八尺藤, 廣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數。《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除。”《晉書·紀瞻傳》:“然失之者億萬,得之者一兩耳。”《紅樓夢》第九回:“誰敢望‘請’,只求聽一兩句話就有了。” 老舍 《正紅旗下》二:“母親是不喜歡算計一兩文錢的人。”
一輛。《史記·貨殖列傳》“牛車千兩” 唐 張守節 正義:“車一乘為一兩。”
釋德洪名句,次韻方夏日五首時渠在禹溪余乃居福嚴·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