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靜室口號》
全文:
去不移時來不頻,蓮幮木座絕涓塵。
金仙無事如如坐,似此真稱靜室人。
參考注釋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詩:“朗悟前後際,始知金仙妙。” 王琦 註:“金仙,謂佛。”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惱,徘徊夜未眠,月中乘興去,還擬問金仙。” 清 姚鼐 《嶽麓寺》詩:“試將萬古懷,移問金仙術。”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如如
(1).佛教語。謂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體。如,理的異名。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三:“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壇經·行由品》:“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唐 李邕 《嶽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滅滅而會如如。”
(2).佛教語。指永恆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讀禪經》詩:“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如如不動而體無礙,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語。引申為永存,常在。 唐 賈島 《寄無得頭陀》詩:“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西遊記》第九九回:“丹成識得本來面,體健如如拜主人。”
(4).恭順儒雅貌。 元 劉致 《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法則有準使民服,期於無刑佐皇圖。説與當途,無毒不丈夫,為如如把平生誤。” 明 陳所聞 《雙調玉抱肚·懷李如真》曲:“如如風範,幸龍門當年得攀。” 清 惲敬 《答方九江》:“前過 九江 ,留數日,視署舍如山居,僚屬循循如如,文學掌故,甚善甚善。”
(5).絡繹不絕。《爾雅·釋天》“二月為如” 清 郝懿行 義疏:“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詞詞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癢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兒里骨轆轆地雷鳴,眼懸懸地專盼著人來請。”
室人
(1).泛指家中的人。《詩·邶風·北門》:“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 鄭玄 箋:“我從外而入,在室之人更迭徧來責我,使己去也。”《墨子·尚同中》:“上有隱事遺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積害,上得而除之。是以數千萬里之外,有為善者,其室人未徧知,鄉里未徧聞,天子得而賞之;數千萬里之外,有為不善者,其室人未徧知,鄉里未徧聞,天子得而罰之。”
(2).主人。《詩·小雅·賓之初筵》:“其湛曰樂,各奏爾能。賓載手仇,室人入又。” 毛 傳:“室人,主人也。”
(3).古時稱妻妾。《列子·周穆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孔叢子·記義》:“ 公父文伯 死,室人有從死者。其母怒而不哭,相室諫之。其母曰:‘……今死而內人從死者二人焉,若此,於長者薄,於婦人厚也。’” 明 王錡 《寓圃雜記》卷上:“吾鄉 周伯川 為人頗有風致,中年棄室人入道。” 清 黃協塤 《鋤經書舍零墨·餐霞女史》:“ 餐霞女史 姓 錢 氏,名 斐伸 , 淛西 戚曼亭 明經室人也。”
(4).古稱丈夫家中的平輩婦女。《禮記·昏義》:“婦順者,順於舅姑,和於室人。” 鄭玄 箋:“室人,謂女妐女叔諸婦也。” 孔穎達 疏:“室人。經既言順於舅姑,乃和於室人,是在室之人,非男子也。女妐謂壻之姊也,女叔謂壻之妹,諸婦謂娣姒之屬。”《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
(5). 宋 代命婦的封號之一,後改為“宜人”。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是後,因又改郡縣君號為七等:郡君者為淑人,碩人、令人、恭人;縣君者,室人、安人、孺人。俄又避太室人之目,因又改曰宜人。其制今猶存。”
乾隆名句,靜室口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