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亦無門,十方無壁落
釋子琦 《虛空無內外,事理有短長。順則成菩提,逆則成煩惱。燈籠常瞌睡,露柱亦懊惱。大道在目前,更於何處討。》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子琦的《虛空無內外,事理有短長。順則成菩提,逆則成煩惱。燈籠常瞌睡,露柱亦懊惱。大道在目前,更於何處討。》
全文:
四面亦無門,十方無壁落。
頭髼鬆,耳卓朔。
個個男兒大丈夫,何得無繩而自縛。
參考注釋
四面
東、南、西、北四個方面,泛指周圍
四面受敵
無門
沒有門戶;沒有門路。《莊子·知北游》:“其來無跡,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 唐 姚鵠 《書情獻知己》詩:“有道期攀桂,無門息轉蓬。”《三國演義》第十七回:“吾欲歸 漢 ,恨無門耳。”《西遊記》第三七回:“﹝那怪﹞神通廣大,官吏情熟……因此這般,我也無門投告。”
十方
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
無壁
(1).沒有牆壁。《史記·封禪書》:“ 濟南 人 公玉帶 上 黃帝 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夏歌十五》:“四面芙蓉池,朱堂敞無壁。” 宋 范成大 《高淳道中》詩:“老柳不春花自蔓,古祠無壁樹空陰。”
(2).沒有限界或邊際。 唐 韓愈 《祭張員外文》:“ 洞庭 漫汗,粘天無壁。” 宋 楊萬里 《賀羅巨濟山居》詩之六:“草遠天無壁,苔深水有衣。”
釋子琦名句,虛空無內外,事理有短長。順則成菩提,逆則成煩惱。燈籠常瞌睡,露柱亦懊惱。大道在目前,更於何處討。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