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橫亘此為唇,固守群攖最要津

乾隆補詠安南戰圖六律·其三·壽昌江之戰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補詠安南戰圖六律·其三·壽昌江之戰》

全文:
三江橫亘此為唇,固守群攖最要津
乘霧定方掩牙帳,渡瀘卜漏失重垠。
攻堅悉銳已奪魄,砍竹編槎可當䑳。
將領前驅眾軍奮,嘉其同是漢軍人。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橫亘

見“ 橫亘 ”。

亦作“橫亙”。1.綿延橫陳。 唐 王昌齡 《出郴山口寄張十一》詩:“石脈盡橫亙,潛潭何時流。”《舊五代史·唐書·周德威傳》:“兩軍皆陣, 梁 軍橫亙六七里。”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古榆關》:“ 太行 之麓蜿蜒東注,橫亙塞垣。” 碧野 《天山景物記》:“﹝ 天山 ﹞連綿幾千里,橫亘 準噶爾盆地 和 塔里木盆地 之間,把廣闊的 新疆 分為南北兩半。”

(2).橫跨。 唐 陳鴻 《華清湯池記》:“仍以石樑橫亙湯上,而蓮花纔出水際。” 清 戴名世 《暑雪亭記》:“有大石狀若柳葉橫亘其中為梁,水從梁下暗渡入於溪旁。” 蔡儀 《詩的比興和形象思維的邏輯特徵》:“ 大渡河 上橫亘兩岸架著鐵索橋的形狀,已是寫得很鮮明的了。”

固守

(1) 保衛和防守得非常堅固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漢· 賈誼《過秦論》

他們都拿著望遠鏡,邊走邊向敵人固守的小寨子觀察。——《奠基禮》

(2) 主觀固執地遵循

固守成規

要津

重要渡口,泛指水陸交通要道。比喻顯要的地位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古詩十九首》

賓從雜遝實要津。——杜甫《麗人行》

位居要津

乾隆名句,補詠安南戰圖六律·其三·壽昌江之戰名句

詩詞推薦

三江橫亘此為唇,固守群攖最要津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