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王弘誨的《外孫張穆叔從父命遠行至今半載杳無訊息悵然感懷二首·其一》
全文:
遠別倉皇歸路長,王孫芳草怨斜陽。
祇知世子能共命,未念辭親亦有方。
針虎百身寧可贖,子胥一劍為誰亡。
悠悠思子*宮前水,欲賦招魂恐斷腸。
參考注釋
百身
(1).謂一身死百次。一說,一百人的生命。語出《詩·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清 姚椿 《題<劍南集>後五首柬書田》:“它日, 文公 ( 朱熹 )沒,翁(指 陸游 )祭文云:‘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傾 長河 注東海之淚。’其彼此傾倒如此。”
(2).謂有一百條生命。 明 劉基 《遠客嘆雨》詩:“憂來傷心令髮白,人生百身莫為客。”
寧可
表示在權衡兩方面的利害得失後,選擇其中的一面
寧可共載不。——《樂府詩集·陌上桑》
寧可早點兒出發,也不要遲到
子胥
春秋 楚 大夫 伍員 的字。 楚平王 殺其父 奢 兄 尚 ,其經 宋 鄭 入 吳 ,助 闔廬 奪取王位,整軍經武。不久,攻破 楚國 ,掘 楚平王 之墓,鞭屍三百。 吳王 夫差 時,因力諫停止攻 齊 ,拒絕 越國 求和,而漸被疏遠。後 夫差 賜劍命自*殺,並以鴟夷革盛其屍浮於 江 上。《莊子·盜跖》:“ 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此詩人所以傷而作, 比干 子胥 遺身而忘禍也。” 唐 李白 《行路難》詩:“ 子胥 既棄 吳 江上, 屈原 終投 湘水 濱。” 明 許自昌 《水滸記·義什》:“那區區保正,真成一擲賭乾坤。效漁人縱 子胥 星奔,驅馳傳信,早見馬足起紅塵。” 楊超 《就義詩》:“留得 子胥 豪氣在,三年歸報 楚王 仇!”
王弘誨名句,外孫張穆叔從父命遠行至今半載杳無訊息悵然感懷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