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歡喜園》
全文:
盤嶺至香山,頗近十餘里。
下馬入岩關,輕輿緣㟪𡾊。
一例拳石間,內外蓋殊矣。
草色雖未芳,泉聲已覺美。
古寺住金仙,到來近尺咫。
寧當恝然過,瞻禮投五體。
岫雲與戒台,那復分彼此。
其傍有精舍,曰園取佳耳。
今朝偶憩延,即景真歡喜。
參考注釋
寧當
難道;豈可。《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七歲讀《論語》,志在書傳,母常非之,曰:‘當習女工,今不是務,寧當學博士邪!’”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民間君子,猶內不負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豈況古之真人,寧當虛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誑誤將來,何所索乎!” 宋 范成大 《秋芸有春綠》詩:“清霜早晚至,何草不能黃?寧當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恝然
漠不關心貌,冷淡貌。 宋 辛棄疾 《醉翁操》詞序:“又念 先之 與余游八年,日從事詩酒間,意相得歡甚,於其別也,何獨能恝然。” 明 朱鼎 《玉鏡台記·新亭流涕》:“二帝在北,不宜恝然,須當時復遣問起居,以盡臣子之義。”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而社會之耳目,乃獨震驚有此點,日頌當前之結果,於學者獨恝然而置之。”
瞻禮
(1)
(2) 宗教活動節
(3) 天主教指星期天以外的各天
五體
(1).指《春秋》記述史事隱寓褒貶的五種手法。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推此五體,以尋經傳,觸類而長之。”參見“ 五例 ”。
(2).指漢字五種字型。篆書、八分書、真書、行書、草書。 宋 任玠 《玉海序》:“ 范度 《五體書》云:五體,曰篆、曰八分、曰真、曰行、曰草。”
(3).指漢字五種字型。真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 宋高宗 《翰墨志》:“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隸、篆五體。”
(4).指四肢及頭。《起世經》卷二:“復以五叉,磔其五體,極受苦毒。”《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説得他悉心懺悔,五體皈依。”
乾隆名句,歡喜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