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江的《厓山弔古》
全文:
人生懷古不勝悲,況向前朝說盛衰。
白浪泣聲如恨宋,青山排戟欲誅夷。
君臣謙讓稱奴日,骨肉間關忍死時。
嗟彼汴杭閩廣路,月痕雲影謾相疑。
參考注釋
君臣
(1).君主與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陽禮教讓賦》:“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義;禮無違者,遂詣賓主之情。”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黃陶庵集外詩》:“當日君臣荒樂,文武酣嬉之狀,如遇目前。”
(2).中醫方劑中的主藥與輔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方制君臣何謂也? 岐伯 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雲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藥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吳金 害了個寒症, 陳小四 假意殷勤,贖藥調理。那藥不按君臣,一服見效, 吳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調飲啜》:“可見性好之物,多食不為祟也,但亦有調劑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與食較,則食為君而肉為臣。”詳“ 君臣佐使 ”。
謙讓
謙虛地禮讓或退讓
骨肉
(1) 身體
骨肉歸復於土。——《禮記》
(2) 骨和肉
(3) 比喻至親
親生骨肉
骨肉關係
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此之謂骨肉之親。——《呂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說他無緣無故築什麼萬里長城,害得人家骨肉分離。——《孟姜女》
間關
象聲詞。形容宛轉的鳥鳴聲
間關鶯語。——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忍死
謂臨終不肯絕氣,有所期待;在死前勉力從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宣王 頓首流涕”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朕忍死待君,君其與 爽 輔此。” 唐 盧綸 《棲岩寺隋文帝馬腦盞歌》:“山中老僧眉似雪,忍死相傳保扃鐍。” 唐 李商隱 《代僕射濮陽公遺表》:“灶乏傳薪之火,餘焰幾何?隙無留影之駒,殘光即盡。叩心戀闕,忍死封章。” 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 張儉 ,忍死須臾待 杜根 。”
李江名句,厓山弔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