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賢的《和陶詩·詠二疏》
全文:
二疏昔見機,解綬同歸去。
當時富貴者,詎識歸田趣。
譬之鳳凰烏,千仞見高舉。
紛紛道傍人,嘆息兩賢傅。
能以仁為宅,復以義為路。
賜金亦云多,君儲兩深顧。
明此代謝理,匪為邀聲譽。
行行適桑梓,去去遠塵務。
生理不足論,延賓暢情素。
知止斯無殆,明哲當早悟。
幸有舊田廬,非無子孫慮。
後人繼高躅,賢名亦同著。
參考注釋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高躅
(1).崇高的品行。《晉書·隱逸傳贊》:“確乎羣士,超然絶俗,養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 唐 顏真卿 《臨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銘》:“體渾元之正性,秉弘毅之高躅。” 明 李東陽 《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其他名師碩士,踵高躅而延餘光者,蓋亦多矣。”
(2).指有崇高品行的人。 宋 蘇舜欽 《送安素處士高文悅》詩:“近臣上薦書,天子渴高躅。”
(3).指歸隱。 唐 盧綸 《酬李端長安寓居偶詠見寄》:“唯當俟高躅,歸止共抽簪。”《太平廣記》卷七五引 唐 張讀 《宣室志·王先生》:“有 弘農 楊晦之 ,自 長安 東遊 吳 楚 。行至 烏江 ,聞先主高躅,就門往謁。”
(4).健步。
(5).比喻雄健豪邁的藝術風格。 唐 竇臮 《述書賦》:“高躅莫究其涯,雄風於焉已扇。”
(6).比喻藝術風格雄健豪邁的詩文作品。
賢名
好名聲。《呂氏春秋·功名》:“ 關龍逢 、 王子比干 能以要領之死,爭其上之過,而不能與之賢名。”《晉書·文苑傳·李充》:“聖跡未顯,賢名不彰。” 清 盧文弨 《<居官必閱錄>序》:“夫為循吏者,有賢名,又法之所賞也。”
李賢名句,和陶詩·詠二疏名句
名句推薦
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
胡秉正《詠賀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