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改教(謂改教職也)》
全文:
弗勝民社任,正途例改教。
內卿外方伯,課吏率同調。
予亦不能違,舍此無他道。
然予更思之,頗覺殊緩要。
道德齊以禮,聖訓如日照。
政刑民苟免,安能致熙皞。
德禮在明經,王道無近效。
則今之所為,重吏輕學校。
然其龍鍾輩,難免虐無告。
彼方隱其歲,自以為年少。
設彼更致問,觀人戒取貌。
何知我不能,亦乏語而報。
詩識用人難,兼因以自誚。
參考注釋
民社
(1).民間祭祀土神。《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擇元日,命民社。” 鄭玄 註:“社,后土也。使民祀焉。”
(2).指人民和社稷。 宋 蘇軾 《賀時宰啟》:“民社非輕,猶承宣而惴惴。天淵靡外,亦戾躍以欣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夏》:“蕞爾一邑,何能養如許騶從?履任,則一方塗炭矣!不可使殃民社,可即旋歸,勿前矣。”
(3).引申指民間。《封神演義》第九八回:“ 紂王 聚歛吸民脂,不信當年放 桀 時……今日還歸民社去,從來天意豈容私。”
(4).指州、縣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長官。 宋 張孝祥 《后土東嶽文》:“下臣蟣虱,天子使守民社。服事之始,敢敬有謁。”《醒世恆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二弟年富力強,方司民社,宜資莊產,以終廉節。” 清 錢謙益 《浙江台州府黃巖縣知縣周玄昭受文林郎制》:“具官某起自賢書,遂膺民社。”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夏》:“此市儈耳,何足以任民社!”
(5).古代民間自行結集的團體。《宋史·高宗紀五》:“辛酉,詔 淮南 、 襄陽府 等路團結民社。”
(6). 民國 初年擁護 黎元洪 的政治組織。
正途
(1) 正道;正路
走上正途
(2) 科舉時代以通過科舉考試選擇而做官為正途
正途出身
改教
改任教官。舊時教官簡稱教。《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他此刻隨便出個考語,説我‘心地糊塗’……我還到那裡同他辯去呢。這個還是改教的局面。”
乾隆名句,改教(謂改教職也)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