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德洪的《病中寄山中故舊八首·其五》
全文:
心光本無礙,慳貪空蓋纏。
一切但仍舊,自然常現前。
參考注釋
心光
(1).佛教謂佛心所照之光。《觀念法門》:“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取不捨,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宋 陸游 《五更起坐》詩:“煜煜心光回自照,綿綿踵息浩無聲。”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四折:“惟是心光現,今日箇証果朝元。”
(2).借指靈感。 清 張履 《<靜觀齋詩初集>自序》:“境與身際,性與境適,絶去依傍,獨洗心光,當其趣之所極,心若激而不能已於鳴者。”
無礙
(1).沒有阻礙;沒有妨礙。 漢 揚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與?一東一北,行之無礙也。君子之行,獨無礙乎?”《紅樓夢》第四一回:“有木頭的杯取個來,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無礙。”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無瞻顧地釘住說:‘如果你覺得告訴我是和 趙筠秋 無礙,還是請你直說罷!’”
(2).佛教語。謂通達自在,沒有障礙。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法頌》:“我有無礙,共向圓常。” 宋 朱松 《書永和寺壁》詩:“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
慳貪
吝嗇而貪得。《百喻經·牧羊人喻》:“昔有一人,巧於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萬。極大慳貪,不肯外用。” 明 李贄 《觀音問·答自信》:“慳貪者報以餓狗,毒害者報以虎狼。”
蓋纏
佛教謂五蓋與十纏皆煩惱之數,故以“蓋纏”指代煩惱。《維摩經·佛國品》:“悉已清浄,永離蓋纏。”參閱《大智度論》卷七、卷十七。
釋德洪名句,病中寄山中故舊八首·其五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