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普吉保奏報收復笨港詩以志慰》
全文:
向稱諸羅圍之解,誰知隔海傳信訛。
官軍入城雖及半,其餘仍被賊遮羅。
更惜捐軀兩勇弁,為之扼腕興咨嗟。
加以海上八*九月,風□不利無舟過。
一月有餘望信至,旰宵焦急徒延睋。
茲值十月亥當律,小陽春令回陽和。
曉來驛章遞佳信,普吉保報殲賊多。
焚燬賊莊獲賊械,收復笨港安民家。
東諸羅西鹽水港,近五十里非遙遐。
聲氣既通約期會,三路進取賊巢窠。
茲以重臣率勇將,久經勳績凌煙磨。
待風縱覺遲數日,新兵齊到翻為嘉。
聲勢既壯破賊膽,不難靖逆揮天戈。
卻以安民為要務,叮嚀訓諭慎莫苛。
屈指兵至鹿仔港,重新旗鼓殲么䯢。
耆定武功奠海澨,七閩比戶昇平歌。
參考注釋
官軍
舊時國家的正式軍隊
天陰黑,自張柴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遮羅
亦作“ 遮邏 ”。1.攔截捕捉。 唐 韓愈 《石鼓歌》:“蒐於 岐陽 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宋 黃庭堅 《演雅》詩:“桑蠶作繭自纏裹,蛛蝥結網工遮邏。” 宋 李綱 《與張相公書》之十四:“近遣屬官 程圭 率兵將四面遮羅,深入討捕,期於必取。” 金 元好問 《并州少年行》:“或當大獵 燕 趙 間,黃羆朱豹皆遮羅。”
(2).遮攔保護。 元 馬臻 《飛霜歌》:“不如牡丹根,密幄相遮羅。” 明 劉基 《和石末公種棘用胡元望韻》:“力役困年侵,種棘代遮羅。” 清 趙翼 《虎丘寺玉蘭樹歌》:“得非身本紫玉魂,常有百靈為遮邏。”
乾隆名句,普吉保奏報收復笨港詩以志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