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士圭的《偈十六首·其七》
全文:
一陽生,萬物萌。
天本清,地常寧。
四時行,萬匯成。
如緯經,如權衡。
天心平,人心誠。
日月明,鬼神警。
方知天地分濁清,古今無虧盈。
聖泉拄杖猶通靈,敲骨出髓。
方悟從上諸聖碗鳴聲,猶較芭蕉半月程。
參考注釋
聖泉
(1).泉名。 孔子泉 的別稱。在今 四川省 巫山縣 東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 巫溪 ﹞水又南屈逕 巫縣 東,縣之東北三百步,有 聖泉 ,謂之 孔子泉 ,其水飛清石穴,潔竝高泉,下*注溪水。”
(2).泉名。在今 四川省 中江縣 東南。 唐 駱賓王 《聖泉詩》序:“ 玄武山 有 聖泉 焉,浸淫歷數百千年,垂巖泌涌,接磴分流,下瞰 長江 。”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通靈
(1).通於神靈。 漢 班固 《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氣而入微。”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包山祠》:“自非通靈才,敢陟羣仙峯。”《西湖二集·文昌司憐才慢注錄籍》:“若是説好,便通靈起感應,香火繁盛起來。” 郁達夫 《為靄民先生題經公致淵畫松》詩之二:“六法通靈力有餘,暮年點筆勢凌虛。”
(2).善於應變;不拘泥。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回仙》:“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 郭上灶 ,第二度 趙仙姑 。 郭 性頑鈍,只與追錢延年之法; 趙 性通靈,隨吾左右。”
(3).訊息來得快;來源廣。《娛目醒心編》卷五第一回:“ 福達 身雖有監,京中綫索卻自通靈。”
(4).靈驗。《天雨花》第二七回:“燒香婦女來問事,説來句句盡通靈。”
(5).靈敏。 茅盾 《子夜》十四:“廠里一有了吃醋爭風那樣的事,你們的耳朵就會通靈。”
骨出
骨頭露出來。形容消瘦。《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讀曲歌三五》:“飛龍落藥店,骨出只為汝。” 唐 李賀 《惱公》詩:“心搖如舞鶴,骨出似飛龍。”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桌上的燭火尚有餘光,‘死’卻已經近來,伸開他骨出的手,抱住了弱小的孩子。”
釋士圭名句,偈十六首·其七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