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悟且說,逆順休論

釋清遠標指六偈(並敘)·坐禪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清遠的《標指六偈(並敘)·坐禪》

全文:
心光虛映,體絕偏圓。
金波匝匝,動寂常禪。
念起念滅,不用止絕。
任運滔滔,何曾起滅。
起滅寂滅,現大迦葉。
坐臥經行,未曾間歇。
禪何不坐,坐何不禪。
了得如是,始號坐禪。
坐者何人,禪是何物。
而欲坐之,用佛覓佛。
佛不用覓,覓之轉失。
坐不我觀,禪非外術。
初心鬧亂,未免回換。
所以多方,教渠靜觀。
端坐收神,初則紛紜。
久久恬淡,虛閒六門。
六門稍歇,於中分別。
分別才生,似成起滅。
起滅轉變,從自心現。
還用自心,返觀一遍。
一返不再,圓光頂戴。
靈焰騰輝,心心無礙。
橫該豎入,生死永息。
一粒還丹,點金成汁。
身心客塵,透漏無門。
迷悟且說,逆順休論
細思昔日,冷坐尋覓。
雖然不別,也大狼籍。
剎那凡聖,無人能信。
匝地茫茫,大須謹慎。
如其不知,端坐思惟。
一日築著,伏惟伏惟。

釋清遠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迷悟

迷惑與覺悟。《景德傳燈錄·富那夜奢》:“迷悟如隱顯,明闇不相離。” 明 袁宗道 《讀<論語>》:“憂樂之機,係一念迷悟間耳。” 朱自清 《毀滅》詩:“在我對著黑毧毧又白漠漠的將來,不知取怎樣的道路,卻盡徘徊於迷悟之糾紛的時候,那時候她和他便隱隱地顯現了。”

且說

卻說,姑且先說。舊小說中的發語詞

逆順

(1).逆與順。多指臣民的順與不順,情節的輕與重,境遇的好與不好,事理的當與不當等。《管子·版法解》:“人有逆順,事有稱量。”《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順為差。” 唐 杜甫 《往在》詩:“主將曉逆順,元元歸始終。” 宋 范成大 《偶箴》詩:“逆順境來欣戚變,咄哉誰是主人翁?” 清 侯方域 《顏真卿論》:“當 祿山 叛而 平原 固守,稍識逆順者皆然,不必 真卿 也。”

(2).指星辰的逆行與順行。《隋書·律曆志下》:“其月之所食,皆依日虧起,每隨類反之,皆與日食限同表里,而與日返其逆順。”

釋清遠名句,標指六偈(並敘)·坐禪名句

詩詞推薦

  • 劉、阮妻二首

    元稹唐代〕仙洞千年一度閒,等閒偷入又偷回。桃花飛盡東風起,何處消沉去不來。芙蓉脂肉綠雲鬟,罨畫樓台青黛山。千樹
  • 於忠肅公墓

    王式丹清代〕自拚熱血灑高穹,只手扶天日月中。旁位安危操上策,外藩影響戮孤忠。苔封石馬三春雨,煙暝巢烏萬木風。相望
  • 喜雨示兒侄

    丘葵宋代〕維天降靈雨,雖遲良勝無。百穀頓蘇蘇,民憂不少紓。
    迷悟且說,逆順休論 詩詞名句
  • 春野五首

    宋庠宋代〕陂色入柴關,陽和遠近還。平蕪隨蹇步,新水照衰顏。廢堞鳥聲樂,晴皋雉羽斑。一逢樵客語,無竢辦連環。
  • 廣列女四首

    劉克莊宋代〕不肯一錢分,賢哉父誨言。奈何伯喈女,有愧卓王孫。
  • 冬日友人見過

    趙汝鐩宋代〕荊扉終日閉,難得故人來。欲暖寒須酒,相攜手問梅。艱危驚鬢雪,勳業嘆心灰。子負江湖氣,誰憐當世才。
  • 曉涼

    乾隆清代〕閣雨斜陽熾似薰,幸而假寐爽宵分。獨眠颯爾燮時適,曉坐依然問政勤。自是山莊有恆度,欣看塞稼起秋耘。究當
  • 入若耶溪

    崔顥唐代〕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岩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 黃州第七

    文天祥宋代〕桓桓陳將軍,東屯大江北。化作虎與豺,楚星南天黑。
  • 驀山溪

    佚名宋代〕梅傳春信,又報年華晚。昨夜半開時,似雪到、梢頭未遍。凝酥綴粉,綽約玉肌膚,香黯淡,月朦朧,誰是黃昏伴
    迷悟且說,逆順休論 詩詞名句
迷悟且說,逆順休論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