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祁序江山放牧圖》
全文:
春水綠生陂,春牛出牧時。
寢訛都順適,蓑笠各齎持。
趁雨群興鍤,偷閒或奕棋。
傳神見祁岳,宵雅引遐思。
參考注釋
寢訛
《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後以“寢訛”指牛羊的臥息與活動。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爾牛時寢訛,我僕或歌咢。” 明 劉基 《送海寧尹知州之官序》:“夫牧也者,受人之牛羊而牧之,必為之豐其草水,適其寢訛,去其瘯蠡,驅其豺狼,然後物生,遂而牧之道得矣。” 清 王士禛 《戴嵩<牛圖>》詩:“一頭摩角一頭齕,寢訛有態何其工。”
順適
(1) 順從;舒適
環境順適
(2) 順從;迎合
順適其意
蓑笠
蓑衣與笠帽。《儀禮·既夕禮》:“道車載朝服,稾車載蓑笠。” 鄭玄 註:“蓑笠,備雨服。”《後漢書·蔡邕傳下》:“故當其有事也,則蓑笠並載。” 清 唐甄 《潛書·明鑑》:“茅舍無恙,然後寳位可居;蓑笠無失,然後袞冕可服。”
齎持
捧持。 漢 王充 《論衡·紀妖》:“妖氣象人之形,則其所賷持之物,非真物也。”《法苑珠林》卷一○九:“賫持珍寶,贈遺與王。” 宋 蘇軾 《論高麗進奉第二狀》:“今來又訪問得還是本院行者姓 顏 人,賷持 淨源 真影舍利,隨舶舩過海。”
齎持:攜帶;攜持。《史記·李斯列傳》:“ 秦王 乃拜 斯 為長史,聽其計,陰遣謀士齎持金玉以游説諸侯。” 南朝 梁 周捨 《上雲樂》:“復有奇樂章,齎持數萬里。”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潮退,見一異物立於波中,褐色,有毛,有牙,有腳,有鼻,有耳,骨軟似不任齎持。”
乾隆名句,題祁序江山放牧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