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又借答送蟹韻並戲小何》
全文:
草泥本自行郭索,玉人為開桃李顏。
恐似曹瞞說雞肋,不比東阿舉肉山。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曹瞞
曹操 小字 阿瞞 ,因呼為 曹瞞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漢 相國 參 之後” 裴松之 注引《曹瞞傳》:“ 太祖 一名 吉利 ,小字 阿瞞 。” 宋 蘇軾 《答范淳甫》詩:“猶勝 白門 窮 呂布 ,欲將鞍馬事 曹瞞 。” 清 趙翼 《又和荊州詠古》之一:“威懾 曹瞞 欲避鋒,豈虞狙伺起鄰封。”
雞肋
亦作“鷄肋”。1.雞的肋骨。比喻無多大意味、但又不忍捨棄之事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備 因險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九州春秋》:“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 楊脩 便自嚴裝,人驚問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 漢中 ,知王欲還也。’” 宋 楊萬里 《曉過皂口嶺》詩:“半世功名一雞肋,生平道路九羊腸。” 明 吾丘瑞 《運甓記·辭親赴任》:“征舠已集,拜辭偷淚滴,只為雞肋功名,把北堂杳隔。” 清 王韜 《淞隱漫錄·何華珍》:“宦海中風波豈有定哉?君前程止此,久戀雞肋何為?”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環》三:“某些領導對咱看不慣,把咱當成‘雞肋’!”
(2).雞的肋骨。比喻瘦弱的身體。《晉書·劉伶傳》:“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 伶 徐曰:‘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螳臂拒轍,雞肋承拳,萬萬相殊,破之必矣。”一本作“鷄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難》:“嘆十分狼狽,村拳共捱,鷄肋同壞。”
不比
不同於,有差異,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劉半農《擬擬曲》
東阿
(1).指 三國 魏 曹植 。 植 曾封為 東阿王 ,故稱。《文選·左思<魏都賦>》:“勇若 任城 ,才若 東阿 ,抗旍則威噞秋霜,摛翰則華縱春葩。” 劉逵 註:“ 彰 後為 任城王 , 植 為 東阿王 。” 清 趙執信 《海鷗小譜·夜合花》:“ 東阿 才費, 文園 渴劇,端為卿卿。”
(2).東隅。《宋書·後廢帝紀》:“晚至 新安寺 就 曇度道人 飲酒。醉,夕扶還於 仁壽殿 東阿氈幄中臥。”
(3).指阿膠。中藥阿膠以產於 東阿縣 (今屬 山東省 )者為貴,因以代稱。 宋 蘇軾 《小圃五詠·地黃》:“投以東阿清,和以北海醇。” 王文誥 註:“《本草》: 陶隱居 云:阿膠出 東阿 ,其用皮有老少,則膠有清濁。”
肉山
(1).戲稱人軀體肥大。 宋 黃庭堅 《戲和文潛謝穆公松扇》:“ 張侯 喔詩松韻寒,六月火雲蒸肉山。” 任淵 註:“ 文潛 , 張耒 字。言 耒 詩清寒如松風之韻,而體肥熱如肉山之蒸。”
(2).佛書謂比丘虛受信施,死後為大肉山,以償其債。《法苑珠林》卷一一一引《佛藏經》:“汝見肉山者,是地獄人。 迦葉佛 時,是出家人,為僧典座,五德不具,少有威勢,偷眾僧物,斷僧衣裳,故入地獄,作大肉山。火燒受苦,至今不息。”
(3).平凡多土的山。 清 查慎行 《與靈上人餉龍井雨前茶》詩之二:“正自不嫌山少肉,肉山無此好毛尖。”
黃庭堅名句,又借答送蟹韻並戲小何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