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極的《往舂陵作》
全文:
杖策行行訪楚囚,也勝流落嶠南州。
鬢絲半是吳蠶吐,襟血全因蜀鳥流。
徑窄不妨隨劃栗,路長那更聽鉤輈。
家山千里雲千疊,十口生離兩地愁。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鬢絲
亦作“鬂絲”。鬢髮。 唐 李商隱 《贈司勛杜十三員外》詩:“心鐵已從乾鏌利,鬢絲休嘆雪霜垂。” 明 李標 《寄懷無塵上人》詩:“蒲柳先衰感鬢絲,孤蹤不定益淒其。” 清 陶窳 《冬草》詩:“世態看蓬轉,孤心感髩絲。” 清 徐曼仙 《漫成》詩:“白到鬂絲羞鏡影,紅多血淚浣衣塵。” 戴望舒 《霜花》詩:“我靜觀我鬢絲的零落,於是我迎來你所裝點之秋。”
吳蠶
吳 地之蠶。 吳 地盛養蠶,故稱良蠶為吳蠶。 唐 李白 《寄東魯二稚子》詩:“ 吳 地桑葉緑,吳蠶已三眠。” 宋 趙長卿 《臨江仙·暮春》詞:“春事猶餘十日,吳蠶早已三眠。” 宋 陸游 《初夏遊凌氏小園》詩:“風和海燕分泥處,日永吳蠶上簇時。”
蜀鳥
指杜鵑。相傳為古 蜀 帝 杜宇 所化,故稱。 唐 杜荀鶴 《酬張員外見寄》詩:“啼花 蜀 鳥春同苦,叫雪 巴 猿晝共飢。”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渠獻詩云:‘泣請神明宰,容奴返故鄉。他時化 蜀 鳥,銜結到君旁。’”
曾極名句,往舂陵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