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愛玉女洞中水既致兩瓶恐後復取而為使者見紿》

全文:
之調水符欺謾久成俗,關市有契繻。
誰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澠,皎若鶴與鳧。
吾今既謝此,但視符有無。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餘。
多防竟無及,棄置為長吁。

蘇軾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取水

(1).古代一種祭祀的禮儀。在月下用銅鏡收取露水,以示明潔之義。語本《周禮·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 漢 鄭玄 註:“取水者,世謂之方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陰陽之潔氣也。” 唐 韓愈 《明水賦》:“聊設鑒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

(2).壯族齋祭死者的一種禮儀。《中國民間故事選·老三與土司》:“三個兒子將老人一生剩下的錢買了副棺材,做了一天齋,取了水,就出殯了。”原註:“壯族習慣,死了人便請道公老來和死人家屬到河邊去,敲鑼念符,裝些水來做佛水。”

蘇軾名句,愛玉女洞中水既致兩瓶恐後復取而為使者見紿名句

詩詞推薦

誰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