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韓偓的《天鑒》
全文:
何勞諂笑學趨時,務實清修勝用機。
猛虎十年搖尾立,蒼鷹一旦醒心飛。
神依正道終潛衛,天鑒衷腸競不違。
事歷艱難人始重,九層成後喜從微。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雲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 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
諂笑
諂媚地裝出笑容
脅肩諂笑
趨時
亦作“趍時”。1.謂努力去適應當時的具體形勢、環境與條件。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周書》曰:‘凡彼聖人必趨時。’是故戰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趨時必果,乘機無怯。”《資治通鑑·魏邵陵厲公嘉平五年》:“當今伐之,是其厄會;聖人急於趨時,誠謂今日。” 魯迅 《花邊文學·趨時和復古》:“我這裡所用的是普通所謂‘趨時’中的一部分:‘前驅’的意思。”
(2).抓緊時機;及時。《史記·貨殖列傳》:“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淮南子·原道訓》:“ 禹 之趨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掛而弗顧。非爭其先也,而爭其得時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麻》:“又諺曰:‘五月及澤,父子不相借。’言及澤急也。夏至後者,匪唯淺短,皮亦輕薄。此亦趨時,不可失也。”《金史·侯摯傳》:“臣請盡力規畫,勸喻農民趨時耕種。”
(3).迎合潮流;迎合時尚。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體方貞以居直者,雖誘以封國,猶不違情以趨時焉,安肯躐徑以取容乎?” 唐 白居易 《陳中師除太常少卿制》:“不背俗以矯逸,不趍時以沽名。” 嚴復 《救亡決論》:“又何怪委贄通籍之後,以巧宦為宗風,以趨時為秘訣。”
(4).引申指時髦;趕時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説的 繼之 也笑了道:‘本來作假是此刻最趨時的事。方才我這裡才商量了一起命案的供詞。你想命案供詞還要造假的,何況別樣。’” 孫中山 《五權憲法》:“近來 中國 底學生們,他無論懂不懂,也要講無政府以為趨時,真是好笑。” 洪深 《屬於一個時代的戲劇》:“還有一點,可以無須乎多聲明的,就是《貧民慘劇》與《趙閻王》都是我閱歷人生,觀察人生,受了人生的刺激,直接從人生里滾出來的。不是趨時的作品。(做文字同穿衣裳一樣會求時髦。)”
務實
(1) 從事實際工作
(2) 研究討論具體問題
清修
亦作“ 清脩 ”。 1.謂操行潔美。《隸釋·漢酸棗令劉熊碑》:“清脩勸慕,德惠潛流。”《後漢書·循吏傳·王渙》:“故 洛陽 令 王渙 ,秉清修之節,蹈羔羊之義,盡心奉公。”《三國志·魏志·王昶傳》:“端一小心,清脩密靜。” 宋 司馬光 《錢宣靖謚議》:“令公仁惠足以布政,明智足以建功,清修足以服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三賢雖制行過中,而敦尚風節,砥礪清修。”
(2).謂淡泊省修。 明 范濂 《雲間據目抄·俞顯卿》:“公抗疏論之,坐誣。掛冠家居,杜門清修,敦尚孝友。”
(3).謂清白顯貴的門第。《北史·魏紀四·世宗宣武帝》:“清修出身:公,從八下;侯,正九上;伯,正九下;子,從九上;男,從九下。”《北史·魏紀四·魏鹹陽王禧傳》:“時王國舍人應取八族及清脩之門, 禧 取 任城王 隸戶為之,深為帝責。”
(4).佛教指在家修行。《五燈會元·黃龍新禪師法嗣·空室智通道人》:“ 空室道人 智通 者,龍圖 范珣 女也,幼聰慧,長歸丞相 蘇頌 之孫 悌 。未幾厭世相,還家求祝髮,父難之,遂清修。”後用為對修行的統稱。《天雨花》第五回:“昨夜雖有一遠方之人,到菴投宿,因小尼等清脩之地,不便相留,就回他去了,並不曾住。”《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四回:“但凡人家寫緣簿的,自然都寫在那清修的廟裡去,誰肯寫在這半清不渾的廟裡呢?”
韓偓名句,天鑒名句
名句推薦
行樂乘陰好,誰能困墨朱
曹一龍《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