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霜草花落,夢君浮屠宮。
羈魂得清游,短章見深衷。
破屋仰見天,何人記盧仝。
相逢大槐國,一笑仍匆匆。
與君十年交,九年悲轉蓬。
君行牛斗南,我在淮漢東。
修途繚山嶽,此會何緣同。
伏枕自嘆息,衰懷托西風。
啾啾籬間雀,冉冉天際鴻。
擔簦亦何憾,吾生自當窮。
扁舟具蓑笠,久已藏胸中。
它年君來時,葦間尋此翁。
詩詞問答
問:《夢與辛幼安遇於一精舍予賦詩一篇覺而記其卒章雲它年寄書處當記盧仝窮因賦此詩寄之》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東韻
參考注釋
秋霜
(1) 秋天的霜
(2) 比喻白髮
何處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浮屠
亦作“ 浮圖 ”。1.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佛陀,佛。《後漢書·西域傳·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圖道,不殺伐,遂以成俗。” 李賢 註:“浮圖,即佛也。”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上》:“浮屠者,佛也。 西域 天竺 有佛道焉。佛者, 漢 言覺。將悟羣生也。”《新唐書·狄仁傑傳》:“後將造浮屠大像,度費數百萬。”
(2).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佛教。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浮屠害政,桑門蠹俗。風驚霧起,馳盪不休。”《新唐書·李夷簡傳》:“﹝ 夷簡 ﹞將終,戒毋厚葬,毋事浮屠。” 清 惲敬 《香山先生家傳》:“論曰:先生之學,雜於浮圖、老氏。”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喇嘛﹞則又似與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髮亦同。”
(3).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和尚。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夫 文暢 ,浮屠也。” 宋 王禹偁 《柳贊善寫真贊》序:“﹝ 柳宜 ﹞堂有母,思見其面而不得歸,浮圖 神秀 為寫其真,使其弟持還,以慰倚門之望。”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若有浮屠,持鉢而倚於門閭,是曰空相之廬。”
(4).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指佛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阿育王 起浮屠於佛泥洹處,雙樹及塔今無復有也。” 宋 蘇軾 《薦城禪院五百羅漢記》:“且造鐵浮屠十有 * ,高百二十尺。”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勝造個七級浮屠。”
(5).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舊時稱傘或旗的頂子。因其形似塔頂,故名。《金史·儀衛志下》:“傘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羅表紫里、金浮圖。”《明史·流賊傳·李自成》:“標營白幟黑纛, 自成 獨白鬃大纛銀浮屠。”
(6).佛教語。梵語Buddha的音譯。博戲中擲骰子所成的一種貴彩。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章郇公 守 洪州 ,嘗因晏客,擲骰賭酒。乃自默占,如異日登台輔,即成貴采。一擲得佛面浮圖,遂緘秘其骰,至為相猶在。” 宋 袁文 《瓮牖閒評》卷六:“又博家以一二三四五六投子為浮圖……藉此名以名投子者,豈以一二三四五六為自細至粗如浮圖之狀也歟?”
羈魂
亦作“羇魂”。1.客死者的魂魄。《南史·垣護之傳》:“ 垣氏 羇魂不返,而其孤藐幼。” 唐 李賀 《傷心行》:“古壁生凝塵,羇魂夢中語。”
(2).指旅人的心情心境。 宋 張泌 《秋晚過洞庭》詩:“莫把羈魂弔 湘 魄, 九疑 愁絶鎖煙嵐。” 宋 陸游 《得季長書追懷南鄭幕府慨然有作》詩:“惆悵流年又如許,羈魂欲仗《楚辭》招。” 明 文徵明 《夜行因過廢寺》詩:“歲事行將近,羇魂黯欲銷。”
清游
亦作“ 清游 ”。清雅游賞。 晉 潘岳 《螢火賦》:“翔太陰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宋 范成大 《送汪仲嘉侍郎使虜》詩:“清游不可遲,日日檥船待。”《紅樓夢》第七六回:“ 黛玉 道:‘我先起一句現成的俗語罷。’因念道:‘三五中秋夕,’ 湘雲 想了一想,道:‘清游擬上元。’” 郁達夫 《重訪藍亭有贈》詩:“去年今日題詩處,記得清游第二回。”
見“ 清游 ”。
短章
指篇幅較短的詩文篇章。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唐 韓愈 《送權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無窮焉。” 黃人 《<小說林>發刊詞》:“雖稗販短章,葦茆惡札,靡不上之佳諡,弁以吳詞。” 阿英 《六十年前的相聲》:“雖只是一個短章,但已足使我們看到在近六十年前,相聲就已有了怎樣的發展。”
深衷
內心;衷情。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劉參軍》:“頌酒雖短章,深衷自此見。” 唐 高適 《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詩:“光祿經濟器,精微自深衷。” 宋 范仲淹 《讓觀察使第三表》:“伏奉聖旨,以臣上表陳讓 邠州 觀察使事,當體深衷。” 清 陸嵩 《贈龔藍生照琪大令》詩:“相逢一語感相許,便與深衷吐款款。”
破屋
(1).破陋的房屋。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四:“秋至老更貧,破屋無門扉。一片月落牀,四壁風入衣。” 宋 蘇軾 《紙帳》詩:“錦衾速卷持還客,破屋那愁仰見天。”《宋史·隱逸傳下·劉愚》:“﹝ 徐氏 ﹞遂歸於 愚 ,居破屋中,一事機杼。”
(2).擊穿房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俄頃,疾雷破屋,女已無矣。”
見天
每天;天天
他見天早上練習跑步
盧仝
盧仝(約775-835) : 唐代詩人。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州)人。曾隱居少室山。甘露之變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被捕殺。善用散文句法寫詩,風格奇特險怪。《月蝕》為其代表作。有《玉川子詩集》。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槐國
見“ 槐安國 ”。
匆匆
急急忙忙的樣子
老栓匆匆走出,給他泡上茶。—— 魯迅《藥》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轉蓬
隨風飄轉的蓬草。《後漢書·輿服志》:“上古聖人,見轉蓬始知為輪。”《文選·曹植<雜詩>》:“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 李善 注引《說苑》:“ 魯哀公 曰:秋蓬惡其本根,美其枝葉,秋風一起,根本拔矣。” 唐 岑參 《送祁樂歸河東》詩:“鳥且不敢飛,子行如轉蓬。”《人民文學》1977年第10期:“打擊不算大,狼狽如轉蓬。”
斗南
(1).《晉書·天文志上》:“相一星在北斗南。相者,總領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國,集眾事也。”舊時因以斗南稱宰相的職位。
(2).北斗星以南。猶言中國或海內。語出《新唐書·狄仁傑傳》:“ 狄公 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元 耶律楚材 《請倪公》詩:“ 倪公 本是我同參,道價崢嶸冠斗南。”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你道是飛虎將聲名播斗南;那廝能淫慾,會貪婪,誠何以堪!” 明 許潮 《午日吟》:“英聲邁斗南,禮賢菴,金巵玉斝菖蒲泛。”
修途
亦作“ 修塗 ”。長途。 晉 張華 《情詩》之四:“懸邈極修途,山川阻且深。” 宋 梅堯臣 《靈鳥賦》:“麟不時而出,駒流汗兮擾擾於修塗。” 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詩之一:“駑足蹶修途,青雲杳難攀。”
山嶽
又高又大的山
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也
何緣
怎么;為什麼。《晉書·桓沖傳》:“ 沖 性儉素,而謙虛愛士。嘗浴後,其妻送以新衣, 沖 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復送之,而謂曰:‘衣不經新,何緣得故!’ 沖 笑而服之。”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然,則 山 東之盜, 二世 何緣不覺? 南詔 之敗, 明皇 何緣不知?” 章炳麟 《文學總略》:“必以儷辭為文,何緣《十翼》不能一致,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
伏枕
(1).伏臥在枕上。《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後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長久臥床。《北齊書·陸卬傳》:“遭母喪,哀慕毀瘁,殆不勝喪,至沉篤,頓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 王生 怪我顏色惡,答雲伏枕艱難遍。” 明 李贄 《復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筆墨久廢。”
(2).指臥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興八首》之一:“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啾啾
(1) 鳥(如夜鶯)發出的鳴叫聲
(2) 象聲詞,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
(3) 象聲詞。泛指像各種淒切尖細的聲音
燕山胡騎鳴啾啾。——《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陰雨濕聲啾啾。——唐· 杜甫《兵車行》
冉冉
(1) 漸進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古樂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軟下垂的樣子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天際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擔簦
背著傘。謂奔走,跋涉。 南朝 宋 吳邁遠 《長相思》詩:“ 虞卿 棄相印,擔簦為同歡。” 宋 張孝祥 《卜運算元》詞:“萬里去擔簦,誰識 新豐 旅。”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序》:“擔簦追師,不遠千里。”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吾生
(1).謂己之生命。《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陳維崧 《唐多令·重九後食蟹半醉作》詞:“半醉睨吳鉤,吾生行且休。”
(2).對同輩或卑幼者的敬愛之稱。 晉 陸機 《贈潘岳》詩:“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謝瞻 《答靈運》詩:“牽率詶嘉藻,長揖愧吾生。”
自當
自然應當。《東觀漢記·鄧禹傳》:“赤眉無穀,自當來降。”《水滸傳》第二回:“可放我過去,回來自當拜謝。”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布客》:“後勿復來,倘有事北往,自當迂道過訪。”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蓑笠
蓑衣與笠帽。《儀禮·既夕禮》:“道車載朝服,稾車載蓑笠。” 鄭玄 註:“蓑笠,備雨服。”《後漢書·蔡邕傳下》:“故當其有事也,則蓑笠並載。” 清 唐甄 《潛書·明鑑》:“茅舍無恙,然後寳位可居;蓑笠無失,然後袞冕可服。”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胸中
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狀態。《孟子·離婁上》:“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史記·蘇秦列傳》:“是故明主外料其敵之彊弱,內度其士卒賢不肖,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存亡之機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臉上一團正氣,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誠。”
它年
以後的某年或某一時期。《秦併六國平話》卷上:“講武儲糧圖再舉,它年六國一齊休。” 明 高啟 《九日與客登虎丘》詩:“它年何必問誰健,但令不負持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