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送醫家孟宗良漢鄉》
全文:
醫家者流多盧人,亦如許猜浪得名。
有眼何曾識內經,有手何曾赦方兄。
一丸足可殺一命,卻道良醫逢死病。
荊溪此輩端不稀,向來吾兒命如絲。
孟君談笑能起死,吾兒更生一彈指。
我今掛帆上江西,君來送我別荊溪。
贈別只有七字詩,千萬珍重尉相思。
它年荊溪說神醫,非吾孟君更阿誰?倉公華佗何必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談笑
說笑;又說又笑
談笑有鴻儒。——唐· 劉禹錫《陋室銘》
談笑間。——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起死
使死人復活。 唐 裴鉶 《傳奇·張無頗》:“某有玉龍膏一盒子,不惟還魂起死,因此亦遇名姝。” 宋 楊萬里 《罷丞零陵忽病傷寒謁醫兩旬如負擔者日遠日重改謁唐醫公亮九日而無病矣謝以長句》:“探囊起死無德色,掉臂不為曳裾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皮》:“我術淺,誠不能起死。”
更生
(1) 死而復生,比喻復興
自力更生
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史記·主父偃列傳》
(2) 對廢品加工,使重新能夠使用。如:更生布;更生紙
一彈指
佛家語。《法苑珠林》卷三引《僧祇律》:“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後來詩文多作“一彈指頃”,表示極短的時間。 唐 白居易 《禽蟲》詩之八:“何異浮生臨老日,一彈指頃報恩讎。” 明 宋濂 《孤峰德公塔銘》:“盡付闍維三昧火,一彈指頃等虛空。” 趙朴初 《滿庭芳·為人民大會堂作》詞之一:“一彈指頃 恆 沙涌,樓殿重重。”
楊萬里名句,送醫家孟宗良漢鄉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孟君談笑能起死,吾兒更生一彈指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