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正覺的《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全文:
為僧{左屈右刂}剞,與世支離。
目瞳青炯炯,頭髮白絲絲。
劫空有句,真得無師。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萬像森羅一音說,何須特地掛唇皮。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森羅
(1).紛然羅列。 唐 孫揆 《靈應傳》:“輕裘大帶、白玉橫腰而森羅於堦下者,其數甚多。” 郭沫若 《女神·浴海》:“太陽當頂了!無限的 太平洋 鼓奏著男性的音調!萬象森羅,一個圓形舞蹈!”
(2).謂樹木繁蔚雜陳。 唐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詩:“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西遊記》第二八回:“山路崎嶇,甚是難走,卻又松林叢簇,樹木森羅,切須仔細。”
(3).特指繁密的植物。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願栽萬本截萬杖,窮巖陰谷生森羅。”
一音
(1).同一個聲音。《淮南子·說林訓》:“猶金石之一調,相去千歲,合一音也。”
(2).佛教稱佛說法之音為“一音”。後亦以“一音”指高僧大德宣講佛法之音。《維摩詰經·佛國品》:“佛以一音演説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唐 王勃 《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一音演而荒憬服,三聖澄而禮樂備。” 唐 王維 《能禪師碑》:“每大師登座,學眾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聽一音之法。”《景德傳燈錄·東土二祖慧可大師》:“﹝大師﹞付囑已,即於 鄴 都,隨宜設法,一音演暢,四眾皈依。”
(3).一種讀音。《朱子語類》卷二三:“又詩中‘憯’字訓‘曾’,不知一音耶?二音耶?”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特地
特意;特為
他昨晚特地來看你,你不在家
釋正覺名句,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名句
名句推薦
希點若來參學時,同年從此不須疑
劉夢求《華延年卜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