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張九齡的《林亭寓言》
全文:
林居逢歲晏,遇物使情多。
蘅茝不時與,芬榮奈汝何。
更憐籬下菊,無如松上蘿。
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陽和。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因依
(1).倚傍;依託。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八:“迴風吹四壁,寒鳥相因依。” 宋 辛棄疾 《新荷葉·和趙德莊韻》詞:“南雲雁少,錦書無箇因依。” 沉鈞儒 《挽張仲仁先生》詩:“還童乏術竟長眠,慟失因依五十年。”
(2).原因;原委。 宋 蘇軾 《辨題詩札子》:“臣今省憶此詩,自有因依,合具陳述。”《水滸傳》第二二回:“ 唐牛兒 告道:‘小人不知前後因依。’”
(3).辦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未委作何計較,令水體而再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內之水卻令清浄?”
有命
(1).天命。有,助詞。《詩·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 晉 陸雲 《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有命再集,皇輿凱歸。”
(2).天命所歸之人。古代稱天子。《書·伊訓》:“於其子孫弗率,皇天降災,假手於我有命。” 孔穎達 疏:“天不能自誅於 桀 ,故藉手於我有命之人,謂 成湯 也。”《書·鹹有一德》:“皇天不保,監於萬方,啟迪有命。” 孔 傳:“有天命者開道之。”
(3).由命運主宰。《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善尚不蒙福,為邪欲以何望?”
非是
(1).謂不正當的事。《管子·明法解》:“國無明法,則百姓輕為非是。”
(2).以非為是。《荀子·修身》:“非是是非謂之愚。” 楊倞 註:“以非為是,以是為非,則謂之愚。”
(3).不正常,意外。
(4).不當;有過錯。《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臣前奏請葬 丁姬 復故,非是。”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侵官固非是,妄作譴可懲。”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張九齡名句,林亭寓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