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原文

十道銷戈鑄戟。三邊罷戰休徵。

鑾駕早移東闕。聖人再坐西京。

南蠻垂衣順化。北軍伏款欽明。

優詔宣流紫塞。兼加恩賜西庭。

詩詞問答

問:《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參考注釋

十道

(1).指儒家提倡的 * 道德的十個方面。《尚書大傳》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為右。” 鄭玄 註:“十道,謂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婦聽者也。”

(2).十個行政區域。 唐 貞觀 初,分全國為 關內 、 河南 、 河東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隴右 、 劍南 、 嶺南 等十道。

(3).十個行政區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轄十道: 江東 建康道 、 江西 湖東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東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嶺北 湖南道 、 嶺南 廣西道 、 海北 廣東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閩海道 。參閱《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惡。見《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六。

三邊

(1). 漢 時指 匈奴 、 南越 、 朝鮮 。《史記·律書》:“ 高祖 有天下,三邊外畔。”

(2).指東、西、北邊陲。《後漢書·楊震傳》:“ 羌 虜鈔掠,三邊震擾。”《資治通鑑·漢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邊,東、西、北也。”

(3). 明 時指 延綏 、 甘肅 、 寧夏 三地區。《明史·憲宗紀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總制 延綏 、 甘肅 、 寧夏 三邊,駐 固原 。”

(4).原 安邊 及 定邊 、 靖邊 三縣的合稱。抗日戰爭時期為 陝 甘 寧 邊區的行政分區,簡稱 三邊 。 毛 * 《組織起來》:“我希望你們回到 關中 去,回到 隴東 去,回到 三邊 去……領導人民,領導民眾,把工作做得更好。”

(5).泛指邊境,邊疆。 唐 辛常伯 《軍中行路難》詩:“但令一被君王知,誰憚三邊征戰苦。” 宋 劉克莊 《漢宮春·丞相生日乙丑》詞:“但管取,三邊無警,活他百萬生靈。”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可憐死戰三邊上,不得生封萬戶侯。”

罷戰

停戰;停止爭鬥。 元 貢奎 《和袁伯長冬至燕集韻》:“香銷神用舒,棊覆心罷戰。”《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兩下息兵罷戰,各享安樂。” 清 陳玉樹 《乙酉春有感》詩:“一紙中樞催罷戰,也應休見 霍嫖姚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南北議和史料》:“罷戰之事,凡各方民軍,均在其列。”

休徵

吉祥的徵兆。《書·洪範》:“曰休徵。” 孔 傳:“敘美行之驗。”《漢書·終軍傳》:“故 周 至 成王 ,然後制定,而休徵之應見。” 顏師古 註:“休,美也。徵,證也。” 唐 元稹 《遭風》詩:“那知否極休徵至,漸覺宵分曙氣催。” 明 唐順之 《廷試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極,宜乎休徵至而六沴消矣。”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故河清海宴,神人無雜擾之災,物阜民蕃,太史奏休徵之應。”

鑾駕

(1).天子的車駕。天子車駕有鑾鈴,故稱。《後漢書·荀彧傳》:“今鑾駕旋軫, 東京 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懷感舊之哀。”評劇《鍘國老》第十二場:“單等萬歲回宮,用酒灌醉,借來滿副鑾駕。”

(2).借指天子。 唐 於鄴 《洛中有懷》詩:“鑾駕久不幸, 洛陽 春草多。”《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若鑾駕親征,則將士爭奮。”

東闕

(1).宮殿東門前的望樓。《史記·高祖本紀》:“ 蕭丞相 營作 未央宮 ,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漢書·宣帝紀》:“﹝ 五鳳 ﹞三年辛丑,鸞鳳又集 長樂宮 東闕中樹上。”

(2).東邊的宮闕。代指朝廷。 唐 李賀 《秋涼詩寄正字十二兄》:“青袍度白馬,草簡奏東闕。” 宋 楊萬里 《詔追造朝供尚書郎職舟行阻風青泥》詩:“東闕催人赴赤墀,北風攔我泊 青泥 。”

聖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時也專指孔子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唐· 韓愈《師說》

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

(2)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待聖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西京

古都名。(1) 西漢 都 長安 , 東漢 改都 洛陽 ,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 長安 為 西京 。(2)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因稱 長安 為 西京 。(3) 唐 顯慶 二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一稱 西京 , 天寶 元年,定稱 西京 , 至德 二載,改稱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時 肅宗 之駐地,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建號 西京 , 上元 元年,廢京號。(5) 南詔王 尋閣勸 時,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為 西京 ,至 世隆 稱帝,改稱 中都 。(6)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於 魏州 ,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十一月復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8) 五代 後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9) 遼 重熙 十三年,升 雲州 為 大同府 ,建號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安 ,稱 西京 。(11) 明 張獻忠 以 蜀 王府為宮, 成都 曰 西京 。

南蠻

(1).古稱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禮記·曲禮下》:“其在 東夷 、 北狄 、 西戎 、 南蠻 ,雖大曰子。”《呂氏春秋·召類》:“ 堯 戰於 丹水 之浦以服 南蠻 , 舜 卻 苗 民,更易其俗。”《宋書·荊雍州蠻傳》:“ 荊 、 雍州 蠻 , 槃瓠 之後也。分建種落,布在諸郡縣。 荊州 置 南蠻 , 雍州 置寧 蠻 校尉以領之。 世祖 初,罷 南蠻 併大府,而寧 蠻 如故。” 唐 韓愈 《宿曾江口示侄孫湘》詩之二:“嗟我亦拙謀,致身落 南蠻 。”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序說:“一直到 周宣王 的時候, 長江 流域的中部都還是所謂 蠻荊 ,所謂 南蠻 , 淮河 流域是所謂 淮夷 、 徐夷 。”

(2).舊時小說中 遼 、 金 人對 宋 及 宋 人的稱呼。《說岳全傳》第十五回:“ 哈迷蚩 奏道:‘臣到中原探聽訊息,老 南蠻 皇帝讓位與小皇帝 欽宗 。’”《說岳全傳》第十六回:“小番報進牛皮帳中:‘啟上狼主,又有一個小南蠻殺進營來,十分厲害。’”

垂衣

見“ 垂衣裳 ”。

順化

越南中部城市

北軍

(1). 漢 代守衛京師的屯衛兵。 未央宮 在京城西南,其衛兵稱南軍; 長樂宮 在京城東面偏北,其衛兵稱北軍。 文帝 時合南北軍,其後宮室日增,南軍名沒,而北軍名存。 東漢 沿之,置北軍中候,掌監五營,稱為北軍五校。《史記·呂太后本紀》:“七月中, 高后 病甚,迺令 趙王 祿 為上將軍,軍北軍; 呂王 產 居南軍。”《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帝疑其 光 ,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後至。舍於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漢南北軍義》。

(2).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軍。 唐 張說 《潁川郡太夫人陳氏神道碑》:“ 神龍 三年七月五日,北軍作難, 西華 失守,騎入宮壼,兵纏御樓。公孤劍 * ,羣凶奪氣,倉促之際,安危是屬。”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自 叔文 歸第, 伾 日詣中人並 杜佑 ,請起 叔文 為相,且總北軍。”《資治通鑑·德宗貞元十九年》:“ 建中 初,敕京城諸使及府縣繫囚,每季終委御史巡按,有寃濫者以聞;近歲,北軍移牒而已。” 胡三省 註:“宦官勢橫,御史不敢復入北軍按囚。”

(3).指北洋軍閥的軍隊。 魯迅 《書信集·致蔡元培》:“近知 江 北一帶,頗有散兵,半是北軍舊屬。”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車是普通的三等客車,因為車上的電燈設備被北軍破壞了還沒有復元,車廂中只點著幾盞馬燈。”

欽明

敬肅明察。《書·堯典》:“曰若稽古 帝堯 ,曰 放勛 ,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 陸德明 釋文引 馬融 曰:“威儀表備謂之欽,照臨四方謂之明。”後遂以“欽明”為對君主的頌詞。 漢 揚雄 《劇秦美新》:“伏惟陛下以至聖之德,龍興登庸,欽明尚古,作民父母。”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九:“ 漢景 稱欽明,濫罰猶如斯。”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公主事舅姑》:“主上欽明,動修法制。”

優詔

褒美嘉獎的詔書。《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 蒼 ﹞聲望日重,意不自安,上疏歸職……帝優詔不聽。”《南齊書·張欣泰傳》:“上書陳便宜二十條,其一條言宜毀廢塔寺。帝竝優詔報答。” 唐 白居易 《唐贈尚書工部侍郎張公神道碑銘》:“優詔褒美,特授 密縣 主簿。” 張際亮 《遷延》詩:“捷書互報中朝賀,優詔仍蒙上賞頒。”

宣流

(1).宣揚。《後漢書·安帝紀》:“朕以幼沖,奉承鴻業,不能宣流風化,而感逆陰陽,至令百姓飢荒,更相噉食。”

(2).流布;流傳。《樂府詩集·吳鼓吹曲·玄化》:“玄化象以天,陛下聖真。張皇綱,率道以安民;惠澤宣流而雲布,上下睦親。”《晉書·虞溥傳》:“而令名宣流,雅譽日新,朋友欽而樂之,朝士敬而嘆之。”

(3).泄放水流。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尹文端公》:“公覆奏:‘ 李衛 不問 河 身之深淺,而但問 河 水之大小,非知 河 者也。倘 河 淺壩開,宣流太過,則湖水弱,難以敵 黃 之強。’”

紫塞

北方邊塞。 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 秦 築 長城 ,土色皆紫, 漢 塞亦然,故稱紫塞焉。” 南朝 宋 鮑照 《蕪城賦》:“南馳 蒼梧 漲海 ,北走紫塞 雁門 。” 唐 羅鄴 《邊將》詩:“若無紫塞煙塵事,誰識青樓歌舞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將》:“一聲叱退 黃河 浪,兩手推開紫塞煙。”

恩賜

原指帝王賞賜臣下,現泛指因憐憫而施捨

詩詞推薦

  • 頌古十首

    釋雲岫宋代〕三月春風開牡丹,道人徒說看花還。世間不是趙昌手,縱有丹青畫亦難。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過三關得句·其二·第二代岷關代岷者漢語雕也

    乾隆清代〕兩峰排闥聳嵯峨,鵰鶚還思飛不過。楊鎬已庸誠彼其,杜松雖勇奈吾何。
  • 胡完夫母周夫人輓詞

    蘇軾宋代〕柏舟高節冠鄉鄰,絳帳清風聳搢紳。豈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當年織屨隨方進,晚節稱觴見伯仁。回首
  • 罨畫軒題句

    乾隆清代〕適步讀畫廊,高軒見罨畫。來憑罨畫窗,讀畫隔岸對。彼此誰主賓,一例供清會。景納春秋佳,格突倪黃𣲖。想像
  • 口占送岩師還大梅護聖

    陸游宋代〕放翁白髮已蕭然,黃紙新除玉局仙。寄語山頭老師叔,欲分茅舍度殘年。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和王主簿韻

    陳宓宋代〕黃葉逐西風,歸心與俱起。況復懷美人,相望一溪水。聞名知幾年,會面數月耳。如何於其間,四旬還索處。美人
  • 踏莎行(盧仝啜茶手卷)

    張炎宋代〕清氣崖深,斜陽木末。松風泉水聲相答。光浮碗面啜先春,何須美酒吳姬壓。頭上烏巾,鬢邊白髮。數間破屋從蕪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呆官人三絕

    王柏宋代〕直道難行久,前程豈易裁。遜齋姜辣口,奄有世間獃。
  • 讀楚騷

    史彌寧宋代〕一蕊青鐙手自挑,霜風木葉下亭皋。篆香銷盡寒灰塌,細嚼梅花味楚騷。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東齋雜書

    陸游宋代〕下帷聽雨聲,開戶延月色。霏霏半篆香,湛湛一池墨。徐行舒血脈,危坐學踵息。吾聞諸先賢,養生莫如嗇。
  • 翠微亭

    鄭國輔宋代〕滿眼青山倦應酬,小亭回護頗知休。撚髯索句空歸去,疑在飛來峰上頭。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小壘

    陸游宋代〕小壘荒寒外,高齋寂寞中。貧妨掛冠快,病減讀書功。橋斷春江白,雲穿夕照紅。悠然扶杖處,歲月嘆匆匆。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金縷曲(疊韻)

    劉辰翁宋代〕襟淚涔涔雨。料騷魂、水解千年、依然輕舉。還看吳兒胥濤上,高出浪花幾許。絕倒是、東南旗鼓。風雨蛟龍爭何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李致遠秀才

    仇遠宋代〕平生志氣隘九州,直欲濯足萬里流。詎期功名坐蹭蹬,不意歲月成繆悠。防閒擬鑄鐵門限,牽挽忽作金瀨游。棲巢
  • 秦樓月/憶秦娥

    張侃宋代〕冰肌削。水沈香透胭脂萼。胭脂萼。怕愁貪睡,等閒梳掠。花前莫惜添杯酌。五更嫌怕春風惡。春風惡。東君不管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觀棋長吟

    邵雍宋代〕院靜香深晝掩扉,竹間閒看客爭棋。搜羅神鬼聚胸臆,措致山河入範圍。局合龍蛇成陣斗,劫殘鴻雁破行飛。殺多
  • 河傳(二之二)

    賀鑄宋代〕華堂重廈,向尊前更聽,碧雲新怨。玉指鈿徽,總是挑人心眼。恨隨紅蠟短。彩旗影動船頭轉。雙槳凌波,惟念人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平泉贈晦叔

    白居易唐代〕照水容雖老,登山力未衰。欲眠先命酒,暫歇亦吟詩。且喜身無縛,終慚鬢有絲。回頭語閒伴,閒校十年遲。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香入雲亭為高子章賦

    杜去輕宋代〕山麓有庭存古意,不種凡花惟種桂。苔葑蘚剝迸鱗皺,雪勁霜頑聾蒼翠。栽培豈解一日成,愛惜至今尤不易。來人
  • 曉春萬壽山即景八首·其五

    乾隆清代〕峰縈水抱樹周羅,玉積西山近幾多。若向詩中論品格,清新開府契約科。
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原文_失調名·其一·恩賜西庭三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