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文同沙堤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同的《沙堤行》

全文:
金吾馳騎東復西,督兵萬指平沙堤。
傳言築路拜新相,恐與九衢同一泥。
夜來上在蓬萊宿,手寫姓名符蘿蔔。
連詔黃門下北扉,趣草讚辭登力牧。
平明劍珮羅東閣,大字滿行書德業。
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上心喜曰予良弼,未謝急宣令直筆。
群吏迎歸政事堂,指顧之間歌畫一。
午漏初移催入馬,寶帶盤腰印垂胯。
歸來冠蓋爛盈門,異口同音賀太平。

文同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謁者

(1).官名。始置於 春秋 、 戰國 時, 秦 漢 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 南朝 梁 置謁者台,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 陳 及 隋 皆因之。 唐 改為通事舍人。

(2).官名。 東漢 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 後魏 、 北齊 有中謁者僕射, 隋 唐 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 宋 以後廢。

(3).官名。使者的別稱。 漢哀帝 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僕。《文物》1976年第10期:“簡五:謁者二人。簡文所說的謁者,不是職官的專名,是泛指一般傳達、通報的奴僕。據 鳳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的記載,謁者的身份為‘大奴’。”

(5).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左執法東北一星曰謁者,主贊賓客也。”

長言

(1).引長聲音吟唱。語出《禮記·樂記》:“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 鄭玄 註:“長言之,引其聲也。”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長言邐迤,度曲纏*綿。”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者,詠言之謂,詠言即永言,永言即長言也……長言生於詠嘆,故曲折而紆徐。”

(2). 漢 代注家譬況字音用語。與“短言”相對。《公羊傳·莊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為客” 漢 何休 註:“伐人者為客,讀伐長言之, 齊 人語也。”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伐》:“長言,若今讀平聲;短言,若今讀入聲。”

紫宸

(1).宮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時為接見群臣及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在 大明宮 內。 唐 杜甫 《冬至》詩:“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 紫宸 。”

(2).泛指宮廷。 明 沉鯨 《雙珠記·郵亭失珠》:“纔離 紫宸 ,平步蓮鞋穩。” 清 孫枝蔚 《北山》詩:“戰士從來苦,誰曾達 紫宸 。”參閱《唐六典·尚書工部》、 宋 王應麟 《玉海·宮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晉書·后妃傳序》:“若乃作配皇極,齊體紫宸,象玉牀之連後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書·元帝紀》:“紫宸曠位,赤縣無主,百靈聳動,萬國回皇。”

感召

(1)

(2) 感化並召喚

在政策的感召下,他自首了

(3) 通過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種意思傳給或透露給代理人

說了受上帝感召而說的話

和氣

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文同名句,沙堤行名句

詩詞推薦

  • 小春六花芙蓉

    岳珂宋代〕人道秋來不似春,芙蓉特地張吾軍。紅妝綠水照清夜,彩仗青旗朝大昕。吳陣綺羅千隊擁,秦川錦繡五花群。可憐
    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詩詞名句
  • 米元間獄空行帖贊

    岳珂宋代〕事上官當以主。溢美而言,是謂私徇。唐君果何人,面臨是此於寶晉。予蓋於是三嘆,則前朝之得士,而未暇及筆
    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詩詞名句
  • 次韻奉酬黃泰之狀元見寄

    喻良能宋代〕千佛經中第一人,明光前殿奏雄文。論心詎止稱三益,識面端能勝百聞。疇昔清談如扣玉,只今佳句欲凌雲。高情
    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詩詞名句
  • 金谷園

    曹松唐代〕當年歌舞時,不說草離離。今日歌舞盡,滿園秋露垂。
    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詩詞名句
  • 葛洪丹井

    陳謨元代〕豈復風流似葛洪,尋仙還到紫陽宮。遙聞環佩鏘雲表,尚想丹砂浴井中。白髮那能生羽翼,蒼生坐待起疲癃。銀瓶
  • 題友人書後

    曹勛宋代〕客子得秋涼,壯懷亦增慨。永念故人遠,三湘渺滄海。
    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詩詞名句
  • 立春前一日作

    陸游宋代〕開年化日己舒長,漸見風和烏變吭。冒土萓芽抽嫩綠,拂橋柳色弄輕黃。重溫壽酒屠蘇釅,探借春盤餅餌香。不入
  • 賜錢陳群

    乾隆清代〕王帖一旬猶過之,來迎喜重晤龐眉。杖朝足領群仙列,從政仍教一子隨。商㩁古今關治亂,諮詢風物度淳漓。我閒
  • 青玉案

    元好問金代〕熙春台下花無數。紅紫映桃溪路。蝶往蜂來知幾許。翠筠亭外,綠楊堤畔,時聽嬌鶯語。綺筵羅列開尊俎。總是神
  • 送項倅

    周南宋代〕昨者搜賢詔下來,旌蒲紛遝起蒿萊。誰人肯厭承明直,我輩休汙世俗埃。天近須回宣室召,時難倍愴渭城杯。殷勤
謁者長言告紫宸,感召一庭和氣合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