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清諧堂》
全文:
肩輿出城關,清諧堂遂至。
其後倚坦岡,其前臨平地。
平地裔石澗,泉聲幻雄細。
適從池上看,波光鏡奩際。
流下乃有聲,動響因靜秘。
虛堂但臨之,不設動靜意。
是誠得諧所,恰可消清致。
參考注釋
適從
歸從,跟從
無所適從
波光
水波反射出來的光。 後蜀 顧夐 《河傳》詞:“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明 劉基 《菩薩蠻·越城晚眺》詞:“樹色盪湖波,波光艷綺羅。” 楊朔 《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裡閃動著黑亮的波光。”
鏡奩
亦作“ 鏡匳 ”。亦作“ 鏡籢 ”。鏡匣。《急就篇》卷三:“鏡籢疏比各異工。” 顏師古 註:“鏡籢,盛鏡之器,若今鏡匣也。”《後漢書·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帝從席前伏御牀,視太后鏡奩中物,感動悲涕。” 唐 劉禹錫 《傷往賦》:“寳瑟僵兮弦柱絶,瑤臺傾兮鏡匳空。” 清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鏡籢屑桂,閬鷁搴蓉。” 巴金 《抹布·母親》:“她穿著一件緊身,正在電燈下面,對著鏡奩擦粉。”
乾隆名句,題清諧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