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溪流》
全文:
溪流勃雨後,雨止流亦止。
剿襲為學者,奚以異乎此。
參考注釋
剿襲
剽竊人言以為己說。《紅樓夢》第二一回:“無端弄筆是何人?剿襲《南華》 莊子 文。” 劉師培 《論近世文學之變遷》:“及掇拾者為之,則剿襲成語,無條貫之可尋。”
勦襲:剽竊他人作品;因襲照搬。 明 屠隆 《鴻苞》卷十七:“詩道有法,昔人貴在妙悟。新不欲杜撰,舊不欲勦襲。” 明 吳應箕 《與劉輿父論古文詩賦》:“雖好 子建 、 淵明 、 子美 之集,亦未嘗勦襲其詞。” 清 洪亮吉 《曉讀書齋雜錄·初錄》:“《唐書·薛登傳》嘗上疏言,自 煬帝 設進士科,後生復相馳競,赴速趨時,緝綴小文,名曰策學云云,足見士不讀書,及臨試勦襲之弊, 隋 唐 已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北方水利》:“書生不知古今異勢,南北異宜,不曾廣考載籍,並不細究掌故,第據兔園舊冊,勦襲陳言,以之場屋對策可耳。”
學者
(1).做學問的人;求學的人。《論語·憲問》:“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禮記·學記》:“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唐 薛存誠 《太學創置石經》詩:“儒林道益廣,學者心彌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 滎陽 呂公 教學者讀書,須要字字分明。”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學者當知所尚,不可視兩刻為尋常而忽之耳。”
(2).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莊子·刻意》:“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游居學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遊行而議論,或安居而講説,蓋是學人之所好。”《史記·伯夷列傳》:“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蓺。”《舊五代史·晉書·史匡翰傳》:“尤好《春秋左氏傳》,每視政之暇,延學者講説,躬自執卷受業焉。” 清 李漁 《比目魚·贈行》:“昨日在几案之上,又見他幾首新詩,竟是一個大文人真學者。” 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研究文章的歷史或理論的,是文學家,是學者。”
乾隆名句,溪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