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送丑時中安陸知府》
全文:
烝庶日凋敝,久貽宵旰憂。
中原有斗格,陋室仍誅求。
又聞大河奔,無復桑田收。
群情自嗷嗷,時論空悠悠。
下詔選朝士,傳聲典方州。
及茲數年來,令牧頗清修。
皇帝威信布,膏澤亦下流。
用副民社寄,庶答廊廟謀。
君才已歷試,儒術素所優。
寒露承冰壺,黃鐘播天球。
楚郢古名邦,廛市接車舟。
人多尚游販,野有良田疇。
坐令書牒稀,行見瘡痍瘳。
香凝棨戟靜,雨洽桑麻稠。
問俗在撫摩,敷政尚懷柔。
三年屢豐穰,五褲成歌謳。
最書舉勞績,歸來奏宸旒。
參考注釋
群情
民眾或眾人的情緒
群情激奮
群情鼎沸(形容民眾的情緒高漲,像鍋里的開水沸騰起來)
嗷嗷
亦作“嗸嗸”。1.哀鳴聲;哀號聲。《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嗸嗸。” 陸德明 釋文:“嗸,本又作嗷。” 高亨 註:“嗸,同嗷。嗷嗷,雁哀鳴聲。” 唐 杜甫 《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詩:“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 宋 歐陽修 《綠竹堂獨飲》詩:“殘花不共一日看,東風送哭聲嗷嗷。” 清 趙翼 《二麥將收連旬大雨感賦》詩:“米價經年節節高,茅簷待哺正嗷嗷。”《當代》1981年第3期:“老太婆把頭擱在兒子肩頭,突然嗷嗷大哭起來。”
(2).叫呼聲;叫喊聲。《楚辭·九嘆·惜賢》:“聲嗷嗷以寂寥兮,顧僕夫之憔悴。” 王逸 註:“嗷嗷,呼聲也。” 管樺 《小英雄雨來》:“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吼叫:‘槍斃的有!槍斃的有!’”
(3).眾口愁怨聲。 漢 賈誼 《過秦論》:“夫寒者利短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之嗸嗸,新主之資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作“嗷嗷”。 晉 葛洪 《抱朴子·審舉》:“小人道長,則 檮杌 比肩,頌聲所以不作,怨嗟所以嗷嗷也。”《資治通鑑·晉穆帝昇平元年》:“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懷異志。” 胡三省 註:“嗷嗷,眾口愁聲。”
(4).形容眾聲喧雜。《漢書·劉向傳》:“無罪無辜,讒口嗸嗸。” 顏師古 註:“嗸嗸,眾聲也。”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梁啓超 《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並行》:“夫惟萬目睽睽以具瞻政府,萬口嗷嗷以交謫政府,然後政府之職庶克舉矣。”
論空
猶清談。 唐 許彬 《重經漢南》詩:“息慮雖孤寢,論空未識愁。”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九:“有詩曰:‘ 夷甫 任散誕, 平叔 坐論空。’”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吳當名句,送丑時中安陸知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