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荒門下士,發憤肆傾吐

石寶送馬汝礪次韻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石寶的《送馬汝礪次韻》

全文:
歲事如流星,奄忽迫遲暮。
甫愛槐陰庭,旋看蓼花渡。
西風撼秋色,況值連夜雨。
瑤琴不成調,檐溜下如注。
緬懷同心人,自昔無藏怒。
芝蘭許深入,蓬藋賴持護。
鄰芳得屢接,家善本多祚。
壯如百堵乾,足以保顛仆。
廉如千頃波,所志在清素。
文如布帛衣,不但形月露。
直繩置我旁,曲木豈回互。
寶鑑懸我前,清輝照門戶。
君去我懸榻,我來君倒屨。
漢禁柳色稠,吟情屢相付。
膠漆方謂堅,萍梗乃有數。
我歸萊子衣,君徙廬江路。
離合奚足雲,窮通理其固。
不見閭閻人,隆寒出無褲。
眷彼貴介子,裘狐仍舞鷺。
託身穹壤間,何異草與樹。
溪澗自謂清,潢潦豈知污。
娟娟如花人,恥逢東鄰嫗。
寧知眾物情,長短無定度。
運改王孫飢,時來奴台飫。
此事難重陳,君子道以助。
不須叩禪關,萬想勞頓悟。
靜聞發天籟,浩蕩如大頀。
君能久此安,胡為不興慕。
況乃椿庭翁,耆儒德猶孺。
包荒門下士,發憤肆傾吐
誰嗤吾贈言,祗以道舊故。

石寶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包荒

(1).包含荒穢。謂度量寬大。《易·泰》:“包荒,用馮河,不遐遺。” 王弼 註:“能包含荒穢,受納馮河者也。” 陸德明 釋文:“荒,本亦作‘巟’。”一說包容廣大。《說文·川部》“巟,水廣也”引《易》作“包巟”。 唐 李白 《雪讒詩贈友人》:“立言補過,庶存不朽;包荒匿瑕,蓄此煩醜。” 明 李東陽 《題宋理宗御碑後》:“毋並用君子小人以為包荒,毋兼容衺説正論以為皇極。” 王先謙 《條陳洋務事宜疏》:“然彼果無挑釁之師,我何妨示包荒之度。”

(2).原諒;寬容。 明 朱權 《荊釵記·合卺》:“如今送姪女臨門,首飾房匳,諸事不曾完備,望親家包荒。”《續資治通鑑·宋英宗治平四年》:“聖人以天下為度,何所不容!未有顯過,固宜包荒,但不可使居要近耳。”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諭李昭壽書》:“但爾若在天朝,本主將事事包荒,爾知道否?今已降妖,是人人得而誅之矣。”

(3).掩飾;遮蓋。 明 邵璨 《香囊記·治吏》:“我一力包荒,沒事沒事。”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三:“她為什麼忽然那么替丈夫包荒起來呢? 婉小姐 還沒看透。”

門下士

(1).指門客。 唐 韓愈 《送陸暢歸江南》詩:“我實門下士,力薄蚋與蚊。”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邑志載:公被戮,其門下士拾骨葬此。”

(2).猶門生。 宋 蘇軾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詩:“ 醉翁 門下士,雜遝難為賢。”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 李屏山 晚年多疑畏,見後進中異常者,必摩撫之。 雷公 希顏 本其門下士,後見其鋒鋩氣勢,恐其害己,甚憚之。”參見“ 門生 ”。

(3).學生,弟子。 宋 蘇軾 《<范文正公文集>敘》:“彼三傑(指 歐陽修 、 富弼 、 韓琦 )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於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願也哉!” 清 劉大櫆 《贈大夫閔府君墓志銘》:“遂以授徒為生,教授宗黨及 前溪 、 潯川 閒。其門下士數十百人,經其指畫,文辭學術,莫不循循然有儒者之風。”

發憤

(1) 決心努力

(2) 發泄憤怒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傾吐

(1) 暢所欲言,詳盡傾訴

向他們傾吐她的煩腦

(2) 全部嘔吐出來

傾吐黑水

石寶名句,送馬汝礪次韻名句

詩詞推薦

包荒門下士,發憤肆傾吐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