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過的《送參寥師歸錢塘》
全文:
我先大夫東南遊,六年雲水窮抉搜。
吹噓人物到方外,伯樂未忍輕驊騮。
老師一見心相投,氣味要是同薰蕕。
塵埃豈解埋珠玉,自有寶氣乾鬥牛。
作詩為文盡餘事,勁節凜凜橫九秋。
俗子欲交輒掉頭,我友天下第一流。
雖遭謗罵不少避,年世久已同浮漚。
我昨南來自炎州,師亦方解鍾儀囚。
握手流涕古汴溝,生死骨肉我未瘳。
眾人見棄誰相休,累然獨處空山幽。
忽聞剝啄師喚我,灑掃茅堂三日留。
行行吳越有舊隱,明年當泛西湖舟。
贈言乃是朋友義,敢效兒女空綢繆。
夜光明月宜自收,虎文豹纈非身謀。
參考注釋
剝啄
亦作“剝琢”。1.象聲詞。敲門或下棋聲。 宋 蘇軾 《次韻趙令鑠惠酒》:“門前聽剝啄,烹魚得尺素。” 清 錢謙益 《觀棋絕句》之六:“疎簾清簟 楚 江秋,剝啄叢殘局未收。” 清 阮升基 《修宜興縣舊志》:“是日宿戚 袁氏 家,聞剝琢聲,出視無所見。”
(2).可重迭使用。 唐 韓愈 《剝啄行》:“剝剝啄啄,有客至門。”
亦作“剝琢”。1.叩擊,敲打。 唐 高適 《重陽》詩:“豈有白衣來剝啄,亦從烏帽自欹斜。”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汪越》:“向山西行七八里,果見叢樹中,有茅屋數椽,門懸韋箔,繞以笆籬。方將剝啄,而老人已扶笻出。”
(2).謂用喙刮啄。 郭沫若 《山中雜記·菩提樹下》:“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食,互相擠擁,互相踐踏,互相剝啄著。”
灑掃
用水噴灑地面,然後進行打掃
灑掃庭院
茅堂
亦作“茆堂”。1.草蓋的屋舍。語出 漢 韋孟 《在鄒詩》:“爰戾於 鄒 ,鬋茅作堂。” 唐 杜甫 《鄭駙馬宅宴洞中》詩:“誤疑茅堂過江麓,已入風磴霾雲端。”《紅樓夢》第十七回:“引眾人步入茆堂,裡面紙窗木榻,富貴氣象一洗皆盡。” 清 黃景仁 《對月》詩:“鍵戶謝人事,茅堂夜色虛。”
(2).堂名;里名。《宋書·袁粲傳》:“上於 華林園 茅堂 講《周易》, 粲 為執經。” 南朝 宋 謝莊 《自潯陽至都集道里名為詩》:“觀道 雷池 側,訪德 茅堂 陰。”
三日
(1).三天。《易·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龍旂。”
蘇過名句,送參寥師歸錢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