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契此歌·其三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契此的《歌·其三》

全文:
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心王本自絕多知,智者只明無學地。

契此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萬法

佛教語。梵語dharma,意譯“法”,指事物及其現象,也指理性、佛法等。“萬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金剛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萬法。” 宋 蘇軾 《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而況於出三界,了萬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應物而無情者乎。”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有則萬法俱來,無時一絲不掛,貧僧 佛印 是也。”

何殊

猶何異。 毛澤*東 《向國**黨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澤*東 《向國**黨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何勞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著。《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雲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將,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別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 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

經義

(1) 經籍的義理

明經義諳雅故。——清· 袁枚《祭妹文》

(2) 科舉考試的一種科目,以經書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

契此名句,歌·其三名句

詩詞推薦

萬法何殊心何異,何勞更用尋經義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