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送李黼脩撰以旱請禱代祀嵩衡淮海》
全文:
帝命脩群祀,天香播八埏。
春秋王正月,歷數史逾年。
雲漢憂時切,皇華遣使賢。
鰲頭金榜客,鶴背玉堂仙。
授節來三殿,傳宣下九天。
百年周禮樂,萬國禹山川。
冠冕移班序,車書際幅員。
淮流桐柏導,岳影外方連。
望秩嚴稽典,相誠遠致虔。
過家娛采服,聚德煥奎躔。
紫氣浮燕薊,青郊接澗瀍。
雜花旌茷茷,芳草馬翩翩。
魚佩橫雕玉,鮫綃細織涎。
暮雲低楚樹,春水漲吳舡。
瀚海飛龍外,衡陽落雁邊。
祠官羅鼎俎,庭石麗牲牷。
降祼先明齊,登歌間宿縣。
合蕭馨黍稷,沈璧達淵泉。
圭幣黃金藉,文章琬琰鐫。
幽靈瞻肸向,純嘏錫綿延。
麻麥千郊雨,弦歌萬里煙。
底今民物阜,無復歲時愆。
問俗裨皇政,封章進御筵。
大夫勤奉職,汗竹紀長篇。
參考注釋
授節
授以符節。 三國 魏 曹植 《與司馬仲達書》:“今足下曾無矯矢理綸之謀,徒欲候其離舟,伺其登入,乃圖並 吳 會 之地,牧東野之民,恐非主上授節將軍之心也。” 唐 韓愈 《曹成王碑》:“遷御史大夫,授節帥 江西 。”
三殿
(1).即 唐 大明宮 之 麟德殿 。《玉海·宮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結鄰 鬱儀樓 即 三殿 之東西廊也。” 唐 杜甫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詩:“詔從 三殿 去,碑到百蠻開。” 唐 韓愈 《李公墓志銘》:“十三年,公與 忠武軍 節度使司空 光顏 、 邠寧 節度使尚書 釗 ,俱來朝,上為之燕 三殿 。”
(2).指皇宮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宮。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至 順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設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華殿 、 文淵閣 、 東閣 諸大學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罷 中和殿 大學士,改為 體仁閣 ,以配三殿三閣之名焉。”
(3). 宋 時太皇太后在世,與皇太后、皇后並稱三殿;若無太皇太后,則天子與太后、皇后亦稱三殿。 宋 錢愐 《錢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還內。”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宮三殿》:“國朝有太皇太后時,並皇太后、皇后稱三殿,其後,乘輿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傳宣
(1).傳達宣布。《後漢書·公孫瓚傳》:“令婦人習為大言聲,使聞數百步,以傳宣教令。”《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使臣傳宣取物,承前止是口傳詔令,別無憑由,致因緣盜取錢物。”
(2).指宣傳。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三章:“再增乎此,則地太遠,人太多,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則合眾難。”
(3).傳令宣召。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正月十四日,上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宣和遺事》後集:“ 粘罕 使人白帝曰:‘此北國皇后弟也,傳宣至此,催促陛下議諭事。’”《三俠五義》第十七回:“有勞夫人,傳宣官差完了。”
(4).猶傳揚。 明 邵璨 《香囊記·褒封》:“億兆騰歡,四海傳宣。” 郭沫若 《集外·不滅的光輝》:“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但這精神的真諦,不就是‘不妥協’的三個字嗎?”
(5).傳達號令的官吏。《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今請下入內侍省置傳宣契約司,專差內臣一員主之。”《說岳全傳》第五七回:“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忙與傳宣説知。”
九天
天的最高處,形容極高。傳說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馳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吳當名句,送李黼脩撰以旱請禱代祀嵩衡淮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