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朱鼎的《謁金門》
全文:
生上:心耿耿。
愁見鋒生內屏。
一紮天書傳外境。
祇恐稱偽命。
小外扮劉琨上:管籥欽承台省。
分閫親操斧柄。
逆豎無端窺晉鼎。
廟謨須預定。
參考注釋
劉琨
(271-318)西晉詩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官至并州刺史,長期與匈奴貴族劉曜、劉聰對抗。後兵敗,投奔鮮卑貴族段匹fc32,被殺。代表作《重贈盧諶》及《扶風歌》、《答盧諶》等詩,慷慨悲涼。明人輯有《劉越石集》。
管籥
亦作“筦籥”。1.兩種樂器名。《孟子·梁惠王下》:“管籥之音。” 趙岐 註:“管,笙;籥,簫。或曰籥若笛,短而有三孔。”《荀子·樂論》:“竽笙簫和,筦籥發猛。”亦泛指樂器或音樂。 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聞管籥者,民喜而相告。” 清 陳維崧 《壽武林徐世臣賢配邵孺人六十》詩:“設帨九天喧管籥,穪觴七郡傾壺榼。”
(2).鎖匙。籥,通“ 鑰 ”。《禮記·月令》:“﹝孟冬之月﹞脩鍵閉,慎管籥。” 鄭玄 註:“管籥,搏鍵器也。” 孔穎達 疏:“以鐵為之,似樂器之管籥,搢於鏁內以搏取其鍵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筦籥,攝衽抱機,視膳於堂下。”《南齊書·百官志》:“府置丞一人。掌宮城管籥。” 清 唐甄 《潛書·兩權》:“百金之賈,必有居處,以安妻子,固管籥,結鄰里,無盜竊之虞,乃可以轉販於四方。”
(3).指用鎖加以鎖住。《晏子春秋·雜上一》:“管籥其家者納之公,財在外者斥之市。”
(4).比喻事情的關鍵。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文》:“非鄙無因而生,侵侮何從而入?此亦持德之管籥,爾其謹哉。”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未有玉不瑩而為寶,人無學而稱賢,蓋持身之管籥,進德之舟船,響如鐘而待叩,明似鏡以長懸,此其重於經術,寧降志於吾賢。”
欽承
恭敬地繼承或承受。《書·說命下》:“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 説 式克欽承。”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嘉貺益腆,敢不欽承。” 唐 王維 《為崔常侍謝賜物表》:“臣幸居無事,待罪 西門 ,恭守嘉謨,欽承成憲。” 宋 王安石 《覃恩轉官二道詔》:“爾等能以忠力靖共職事,進位一等。往其欽承。”
台省
(1). 漢 的尚書台, 三國 魏 的中書省,都是代表皇帝發布政令的中樞機關。後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機構。 南北朝 以來,雖然尚書台已多改稱尚書省,並逐漸形成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分權的制度,但“臺省”之稱仍沿用不變。《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 豐 不知而往,即殺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豐 在臺省,常多託疾。”《舊唐書·劉祥道傳》:“ 漢 魏 以來,權歸臺省,九卿皆為常伯屬官。” 唐 杜甫 《醉時歌》:“諸袞省袞登臺省, 廣文先生 官獨冷。”
(2). 唐 代有時亦將三和公御史台合稱為“臺省”。
朱鼎名句,謁金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