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趙渙的《暇日同仲穆諸公游道場山和東坡韻》
全文:
道場山深美林麓,坡老文章照岩谷。
簿書休暇得良朋,載酒幽尋歡意足。
朝寒嵐重陰漫漫,石頭路滑青屈盤。
仰瞻孤塔倚島漢,俯聽絕壑鳴飛湍。
老僧愛客煮茗出,暫與閒雲分半席。
自言住山八十年,夾道長鬆手親植。
家人好事攜歌鬟,為予嘯傲泉石間。
壺觴到處即傾倒,何必西湖與東山。
郡圃花開少晴旦,屈指春光已過半。
百年行樂能幾何,爛醉芳時莫長嘆。
參考注釋
壺觴
酒器。 晉 陶潛 《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唐 白居易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詩:“詩境忽來還自得,醉鄉潛去與誰期?東都添箇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金 馬定國 《送圖南》詩:“壺觴送客柳亭東,回首三 齊 落照中。” 清 顧炎武 《陶彭澤歸里》詩:“瓮盎連朝濁,壺觴永日酣。”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四:“先生辨舟中幾人,服某某色;杯斝壺觴之屬,歷歷可數。”
到處
各處;處處
陪客人到處參觀
到處找他
傾倒
(1) 倒塌;倒下
教堂行將傾倒
(2) 心折,佩服
令君傾倒
(3) 使人傾心、愛慕
傾倒一時
傾倒全城年輕人
(4) 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傾倒了畢生心血
(5) 傾吐;暢談
若得會面,彼此傾倒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區以西,三面環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長15公里,被孤山、白堤、蘇堤分隔為外西湖、里西湖、後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東山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玉汝 有愛妾 劉氏 ,將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 , 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云:‘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 ,鏡中強半尚紅顏。”
(2).《孟子·盡心上》:“ 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 趙岐 註:“ 東山 ,蓋 魯 城東之高山。”後因以代指 魯 地。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 ,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3).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 ,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 東山 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 、 金陵 亦有 東山 ,也曾是 謝安 的遊憩之地。後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輓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 清 趙翼 《秋帆制府輓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4).代指 謝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像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暘》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並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 趙朴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花事綢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表時附註云:“時見 江*青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 ,賦此書憤。”
(6).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雇我的驢去逛東山。”
(7).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別種 東山 皋落氏 的省稱。《國語·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韋昭 註:“ 東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別稱。《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並棲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
趙渙名句,暇日同仲穆諸公游道場山和東坡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