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詠塞上達蘭海蘭松木皮筆筒用舊題韻》
全文:
雁塞奇木無不有,海蘭亦得同名松。
樵蘇不到歷賢劫,老龍鱗甲含煙濃。
渺予無德御中外,所藉餘業致混同。
守在四夷吾夙志,干戈絕域息戰攻。
繕茲守禦備無患,薄遣戍卒更番重。
戍回或致是筆室,虬枝想像碧蔭崇。
毛穎特立伴清詠,墨池霏潤雀台銅。
昔曾獲此木筆格,未知其膚知其中。
是物雲即削皮為,文如碧水含微風。
拘墟妄分體內外,辭林漫憶山蔥瓏。
由來朴物盡可玩,志求奇巧將焉窮。
參考注釋
四夷
(1).古代華夏族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含有輕蔑之意。《書·畢命》:“四夷左衽,罔不鹹賴。” 孔 傳:“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被髮左衽之人,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後漢書·東夷傳》:“凡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雲。”
(2).泛指外族、外國。 清 魏源 《<聖武記>敘》:“不憂不逞志於四夷,而憂不逞志於四境。”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 中國 之在天下,見夫四夷之則效上國,革面來賓者有之;或野心怒發,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誠足以相上下者,蓋未之有也。”
夙志
平素的志願。《南史·陳紀上·武帝》:“永言夙志,能無慚德。”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夙志莫伸,幽憤何極!” 宋 歐陽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苟遂乞於殘骸,庶少償其夙志。” 明 張居正 《祭敕封翰林檢討陳公文》:“嘔血呼天,不能自止,誠憾夫夙志之有違,而痛乎追養莫逮也。”
干戈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絕域
極其遙遠的地方(多指國外)
願從谷吉,效命絕域。——《後漢書·班超傳》
戰攻
進攻;征戰。《尉繚子·攻權》:“故明主戰攻之日,合鼓合角,節以兵刃,不求勝而勝也。”《韓非子·亡徵》:“主多怒而好用兵,簡本教而輕戰攻者,可亡也。”《史記·匈奴列傳》:“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
乾隆名句,詠塞上達蘭海蘭松木皮筆筒用舊題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