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昱的《次何贊府游壽山詩韻》
全文:
我昔手持綠玉杖,遍觀壽山寺外崒嵂之奇峰。
天風吹我衣,雲氣盪我胸。
峰形峙為五,煙霞有路遙相通。
橫秋雙澗橋,影枕寒潭空。
上有欲落不落之怪石,下有半枯半活之欹松。
一峰凌紫霄,曙色何曈曨。
金雞喚醒海底日,絕頂尚有蒼涼蹤。
一峰翠氤氳恍如,武陵之景迷西東。
山泉春雨餘,流出桃花紅。
在右一峰若覆釜,氣蒸雲霧秀所鍾。
西看瀑泉吼飛雪,乃有一峰迥出倒掛虹影于晴穹。
一峰後顧復何似,屓贔儼若蟠蛟龍。
輸青獻翠千萬狀,並視培塿誇豪雄。
香爐紫煙遠莫致,廬山謾詫金芙蓉。
伊昔當年紫陽翁,二三賢俊題名同。
嗟予寥落生苦晚,不得追陪杖履游其中。
兜率台高花雨濛,金仙趺坐青蓮宮。
何當復約喔松公,靈岩石室幽絕處,笑揮白玉麈尾盡日相過從。
參考注釋
後顧
(1) 回頭向後顧盼
後顧之憂
(2) 回顧
前瞻與後顧都是必要的
何似
(1).如何;怎樣。《北史·崔伯謙傳》:“朝貴行過郡境,問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張九齡 《敕幽州節度張守珪書》:“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將療,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來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樣。 唐 聶夷中 《燕台》詩之二:“何似 章華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妃子將軍瞋未已,問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鵑勸!”
(3).何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懷》詩:“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記·乞丐尋夫》:“奴家自幼薄曉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畫取公婆真容,背著一路去,也似相親傍的一般?”
(5).什麼。 許地山 《命命鳥》:“佛問 摩鄧 曰:‘女愛 阿難 何似?’女言:‘我愛 阿難 眼;愛 阿難 鼻;愛 阿難 耳;愛 阿難 聲音;愛 阿難 行步。’”
屓贔
亦作“屭贔”。 1.強壯有力;堅固壯實。 宋 蘇軾 《桄榔庵銘》:“百柱屓贔,萬瓦披敷。” 明 劉基 《松風閣記》一:“土石屭贔,雖附之不能為聲。”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丁籤>序》:“ 明 中葉有 李 何 ,猶 唐 有 李 杜 , 宋 有 蘇 黃 。 空同 詩如巨靈屓贔,鑿石開山。” 清 趙翼 《右手患風痹》詩:“迴憶年少時,作力何屓贔。”
(2).蠵龜的別名。 金 劉從益 《搗金石砦作建除體》詩:“破碑字仍在,屭贔臥深荊。”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賜外國詩》:“屭贔宏文,昭回雲漢。”
儼若
(1).恭敬貌。語出《禮記·曲禮上》:“毋不敬,儼若思。” 晉 葛洪 《抱朴子·譏惑》:“故儼若冠於《曲禮》,望貌首於五事,出門有見賓之肅,閒居有敬獨之戒。” 宋 范仲淹 《君以民為體賦》:“心和則其體儼若,君惠則其民晏如。”
(2).宛若,好象。《西京雜記》卷三:“復鑄銅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築笙各有所執,皆綴花采,儼若生人。”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小西天》:“ 石經山 峰巒秀拔,儼若 天竺 ,因謂‘小西天’。” 蕭紅 《夏夜》:“她依著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牆去,那樣她儼若睡在荷葉上。”
蛟龍
傳說中能使洪水泛濫的一種龍
李昱名句,次何贊府游壽山詩韻名句
名句推薦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老子《老子·道經·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