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葉封的《雨後立秋獨由寒溪循路聽泉至西山寺即事呈開公·其二》

全文:
如此泉聲好,能禁野興生。
空池收滴瀝,危石漱琮琤。
逝者從觀道,清兮可濯纓。
幽期在林樾,取次上頭行

葉封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幽期

(1).隱逸之期約。《文選·謝靈運<富春渚>詩》:“平生協幽期,淪躓困微弱。” 呂延濟 註:“往時已有幽隱之期,但以沉頓,困於微弱,常不能就。” 南朝 梁 沉約 《答沉麟士書》:“冀幽期可託,克全素履。”

(2).隱秘或幽雅的約會。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 石 ( 黃石公 )幽期而知賢, 張 ( 張良 )揣景而示信。” 唐 杜甫 《大雲寺贊公房》詩之一:“洞門盡徐步,深院果幽期。” 明 高啟 《漫成》詩之二:“已分棲遲不自疑,江邊林下儘幽期。”

(3).指男女間的幽會。 唐 盧綸 《七夕》詩:“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

林樾

林木;林間隙地。 唐 皮日休 《桃花塢》詩:“夤緣度南嶺,盡日寄林樾。” 宋 朱熹 《西寮》詩:“畬田種胡麻,結草寄林樾。” 清 杜岕 《游嘉善寺》詩:“旭日穿林樾,嵐光宕屋檁。” 清 魏源 《重遊百泉》詩:“遙山白於曉,林樾失翠黛。” 許地山 《綴網勞蛛》:“她看見一個人攜著她底女兒從海邊上來,穿過林樾,一直走到跟前。”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隨便,任意。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兒當興卿門宗,四海將受其賜,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適江左》詩:“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棄捨,等閒拋掉。” 汪文溥 《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詩:“有時西笑入 長安 ,七貴三公取次看。”

(2).草草,倉促。《敦煌變文集·葉淨能詩》:“何不揭氈看驗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陸游 《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別》曲:“腸斷處,取次作別離。”

(3).次序。 北齊 斛律羨 《北齊樂歌》:“日日飲酒醉,國計無取次。”

(4).謂次第,一個挨一個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嵐》詩:“近樹參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詩:“妙舞娑盤歇,華鐘取次催。”

(5).尷尬,進退兩難。

上頭

舊指女子出嫁時將頭髮攏上去結成髮髻。這種習俗稱為上頭,又叫及笄

葉封名句,雨後立秋獨由寒溪循路聽泉至西山寺即事呈開公·其二名句

詩詞推薦

  • 桑磐贈趙隱居

    孫銳宋代〕湖南茅屋裹,避世隱牆東。瀹茗知泉味,栽桑助女工。高歌牛背笛,稱棹艇頭風。憶昔天隨子,相逢樂在中。
    幽期在林樾,取次上頭行 詩詞名句
  • 越州道中雜詩十三首·其七

    陳淵宋代〕胸中有佳處,妙意不期會。弄筆作五言,心手無內外。千古陶淵明,秀句含天籟。偶然游其藩,遂爾厭彫繪。
  • 冬晚

    陳宗遠宋代〕檐樂無風靜自鳴,開窗亦復使眸醒。投林倦鳥低翻翼,觸紙痴蠅細有聲。籬外半懸紅子落,牆間少見綠莎明。陽生
    幽期在林樾,取次上頭行 詩詞名句
  • 秀亭秋懷十五首

    方回宋代〕一針落大海,萬古無還期。纖纖刺繡女,斷腸終爾思。物重干將去,心愿精衛為。鄰嫗適有此,殷勤來獻之。銛鋒
  • 項王

    胡宏宋代〕快戰馬知霸術疏,烏江亭上獨欷噓。萬人三尺俱無用,可惜當年不讀書。
  • 送錢虞仲兄弟

    吳儆宋代〕燈火相從總角初,只今已是十年余。窮愁懶漫吾猶故,文采雍容子甚都。連璧肯來同寂寞,歸鞍寧不少躊躇。風流
  • 清溪許希賢自號拙逸為賦四絕

    黎廷瑞宋代〕結繩已是散洪濛,書契紛紛日更工。無極已前誰得似,一簾草色自春風。
  • 秋雨嘆

    陸游宋代〕淙淙雨聲瀉高秋,稻粱浸瀾雨不休。志士仁人萬行淚,孤臣孽子無窮憂。一身窮困未暇恤,如此無事理有不?聖言
  • 披襟樓

    乾隆清代〕偶登披襟樓,因思披襟義。人各有襟懷,蘊中各深閟。對面千里如,傾吐實艱示。必也廓然公,兼之坦若意。胥忘
  • 枕上

    陸游宋代〕檐角查查鵲語輕,窗欞澹澹日痕生。清愁不逐爐香散,旋啜寒齏解宿酲。
幽期在林樾,取次上頭行 詩詞名句